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河南查清瘦肉精制售源头 湖北发现非法生产窝点

2011年03月29日 08:59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记者今日获悉:3月28日,生猪“瘦肉精”案件侦办取得重大突破:在省内查获非法销售“瘦肉精”的重要犯罪嫌疑人2名,对72名涉嫌犯罪的有关人员采取了强制措施。同时,“瘦肉精”来源基本查清,在湖北襄阳发现非法生产窝点,2名犯罪嫌疑人已经抓获。

  据了解,生猪“瘦肉精”问题曝光后,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安排部署,组织深入开展调查处置工作。省政府迅速出台5条紧急措施,成立了由省政府领导牵头、相关市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参加的协调小组,加强案件查处的组织协调,并派出4个工作组,分赴案发现场,督导案件查处。

  3月19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组成联合工作组来到河南,深入一线,认真督导案件查办。

  目前,生猪排查抽检工作基本结束,问题生猪底数基本澄清,问责机制及时启动,部分责任人已得到初步处理。

  共发现67个养殖场(户)饲喂使用“瘦肉精”

  3月15日—23日,全省共出动排查人员214812人次,对全省生猪养殖场(户)开展了排查抽检。结果表明,在全省150543个5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户)中,共抽取59289个场(户)、223291头生猪进行排查,确认“瘦肉精”阳性生猪126头,涉及养殖场(户)60个;在全省生猪散养户中,共抽取79152户、86712头生猪进行排查,确认“瘦肉精”阳性生猪8头,涉及养殖户7个。这67个养殖场(户)中,60个集中在孟州、沁阳、温县、获嘉4个县(市)。

  河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克说,“每个县抽检完毕后,县长必须签字才能上报。省里还‘留了一手’:各县上报后,省政府再进行10%的暗访抽检。”

  记者从河南省政府了解到,公安部门组织专门力量,从涉案的生猪养殖户入手,追上线、查网络、打窝点,基本查清了“瘦肉精”来源,捣毁了窝点,打掉了源头。省内查获销售“瘦肉精”的重要犯罪嫌疑人2名,排查出疑似添加“瘦肉精”自配猪饲料12.4吨,被污染的自配猪饲料5.7吨,目前已作无害化处理。同时,在湖北襄阳市警方协助下,抓获非法加工生产“瘦肉精”的重要犯罪嫌疑人2名,在襄阳市南漳县摧毁其非法加工生产的窝点。

  截至目前,销售使用“瘦肉精”情况及来源、销售网络已基本查清,公安机关已对认定涉嫌犯罪的72人采取强制措施,其中27名为生产、销售“瘦肉精”人员、7名为生猪收购贩运人员、33名为养殖人员、5名为屠宰企业生猪采购管理和业务人员。

  案件调查和责任追究工作正在加快推进。目前,已对53名公职人员需要承担的责任进行了调查取证,进一步区分责任后将尽快做出处理。53名被调查取证的公职人员中,已有32名被当地纪检监察机关作出初步处理,其中:移送司法机关12人,停职检查9人,免职6人,开除1人,撤职2人,党内严重警告1人,党内警告1人。

  双汇对“瘦肉精”由抽检改为逐头检验

  央视报道济源双汇后,济源市政府高度重视,立即责令济源双汇停产整顿。公安部门立即对济源双汇5名涉嫌犯罪人员采取强制措施,其中2人目前已被刑事拘留。

  畜牧部门立即组织力量对该公司待宰的689头存栏生猪逐头检测,对确认阳性的17头生猪全部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对该公司库存的134吨生鲜肉全部封存并抽取31个样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工商部门对济源市双汇生鲜肉门店进行全面排查,封存冷鲜猪肉1877.9公斤,共抽检46个样品进行检测,对发现的6个疑似阳性,送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进行检测,确认为合格肉品。

  央视报道播出后,双汇集团立即责令济源双汇停产整顿,对济源双汇总经理、主管副总经理、采购部长、品管部长予以免职,对济源双汇在市场上流通的产品全部下架收回。决定把3月15日定为“双汇食品安全日”,自3月16日起提高“瘦肉精”检测比例,由抽检改为“瘦肉精”在线逐头检验。

  3月15日以来,双汇生鲜肉市场受到很大影响,也波及了肉制品,各地执法部门相继对双汇生鲜肉和肉制品进行了抽检。

  截至3月25日,媒体公布了北京、上海、天津、河南等54个地区的抽检结果,结果显示,抽检双汇产品合格,未检出“瘦肉精”。

  河南省副省长刘满仓表示,河南发生的“瘦肉精案件”虽然是个别地方、个别企业,但是影响极坏,要以这次查处瘦肉精案件为契机,彻底整改。对违法犯罪分子,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坚决依法严惩,决不手软;对失职渎职公职人员,不遮掩,不护短,不姑息,坚决依法依纪严肃追究责任。

  记者曲昌荣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