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尚未结束,有关该月CPI的预测数据已纷纷出炉。中金公司28日发表研究报告,预测3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5.0%,环比下降0.5%。29日,瑞银证券发布报告称,预计3月份CPI将攀升至5%以上,料2011年上半年CPI将不会低于这一水平。
随着通胀压力日渐加大,市场加息预期再次强烈。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在3月30日发布的研究报告中预测,2011年二季度,中国还会有1-2次加息。物价涨幅较高和负利率持续是加息的直接原因。
与此同时,央行营业管理部28日发布的“2011年第一季度北京银行家、企业家问卷调查显示,强烈的货币政策趋紧预期使得银行家的加息预期浓厚,82.6%的银行家预计下季度利率仍将“上升”。
3月CPI涨幅或破五
中金报告分析认为,一季度GDP可望同比增长9.9%,维持GDP走势前高后低、全年增长9.5%的预测;3月进出口额基本持平,可能有较小逆差,较2月逆差额大幅收窄,可能远低于去年同期72.4亿美元的逆差;受季节性因素等影响,3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将从2月的52.2上升至55.4。
瑞银证券报告称,国内通胀形势急需控制,预计加息依然会滞后于形势的发展。瑞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表示,迄今为止CPI涨幅及通胀问题主要由食品价格推动,主要受恶劣天气频现影响,对国内食品价格长期向上调整的趋势也有一定的影响。但在流动性充裕、实际利率仍为负、通胀预期维持在高位的情况下,通胀扩散到整体经济的风险很大。其中一个渠道就是工资上涨推高服务业成本。此外,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也带来了上游价格压力。
近期,因原材料及劳动力价格上涨等因素,部分日用产品谋求涨价,康师傅方便面半年内三次调价,联合利华、宝洁等日化企业传出酝酿集体涨价,在消费者中间引起较大反响。
对此,联合利华大中华区副总裁曾锡文说,其日用化学产品价格上调的理由是“上游原材料石化产品、植物油、无机化工产品等近期平均上涨了40%左右,直接带动日化用品成本增加约20%,因此日化用品终端销售价格上调压力较大。”康师傅公司发布的公告亦表示,面粉、棕榈油等各项原料价格持续上升,对利润产生压力,是调价的一个重要原因。
分析人士指出,尽管产品涨价带来较大争议,但是企业因原材料及劳动力价格上涨导致成本压力增大却是毋庸置疑的。受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日本地震及利比亚局势动荡的影响,未来中国输入性通胀恐进一步加剧。
从今年前两月的数据来看,中国的通胀形势依然严峻。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PPI同比上涨7.2%,创2008年10月份以来的新高。持续走高的大宗商品价格,尤其是国际油价的快速上行是重要推手。由于PPI向CPI传导效应强烈,未来通胀压力明显。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地震诱发的日本企业电子和汽车企业停产,可能令中国过去价格长期下跌的交通和电子产品,价格出现止跌反弹,从而令短期通胀形势更为复杂。而油价上涨带来的通胀压力更是不言而喻。
加息仍是应对通胀最有效的工具
为遏制通货膨胀,中国央行自去年初以来已9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并自去年10月份以来三次加息。
央行数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令内地大型金融机构和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分别达到20%和16.5%的历史高位。
那么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的上限是多少呢?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张晓慧等人的理论模型,基於目前的存贷款利率水平测算,存款准备金率最优水平大致稳定在23%左右,这意味央行仍有3个百分点的上调空间。
但是存准率主要是对冲到期的流动性,并不能替代加息。应对通胀,最为经典的政策工具仍是加息。
尤其是目前一年期存款利率仅为3%。老百姓手中的财富已经严重“缩水”,而且通胀率与存款利率缺口还在不断扩大。考虑到目前实际利率仍为负值,通胀预期仍然在高位,市场人士预测称,3月份CPI可能再创新高,仍有加息必要和可能。
对当前经济现状,经济学家谢国忠表示,“现在很多产品价格是20%、30%地上升,总体的价格也在上升,稳定物价是很困难的,主要问题不是稳定物价,要防止恶化,核心问题就是防止钱贬值。要解决钱贬值的问题,第一要把通胀数据搞正确,不能老百姓都不信。第二,利息应高于通胀,就得加息,而且加息要加到超过老百姓认可的通胀水平。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在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物价正处在由结构性上涨向全面上涨扩散的关键时期,CPI与PPI的交替循环波动在2010年下半年变为同步上升趋势,这加大了未来价格上涨压力。因此货币政策将会继续向稳健回归。
报告认为,在加息之外,上半年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依然存在,目的在于抑制商业银行过量的贷款发放,管理市场过剩流动性。但考虑到存款准备金率已达20%这一历史新高,因此继续上调空间较为有限。
报告还指出,今年中国出现“滞涨”风险还较大。在这种情况下,既要防止政策调控不到位,也要防止货币政策收得太快,导致经济“硬着陆”。由于本轮通胀是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了通过货币政策回归稳健抑制总需求过快扩张,还应通过减税、人民币升值、促进技术进步等扩大和改善供给。
记者 徐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