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央票利率意外上行 提升再加息预期

2011年04月08日 07:06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专家认为,紧缩政策遏制物价上涨空间,CPI涨幅年中有望见顶回落

   在本周四例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中,央行提高了一年期央票的发行利率。这一举动令机构颇感意外,市场的加息预期升温。同时,由于4月份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高达9110亿元,机构预期央行仍将进一步上调存准率。在可预期的一连串政策紧缩下,经济学家们认为,年内物价上涨的空间将受到遏制,物价同比涨幅有望在年中见顶后逐步回落。

  公开市场净投放央票发行利率上行

  由于清明假期原因,通常于周二、周四分别进行的央票和回购发行全部集中在了周四进行。当日发行一年期央票600亿元,3月期央票160亿元,分别较上周减少了390亿元和100亿元。央行公告显示,一年期央票发行利率上涨了10.66个基点至3.3058%,微超目前的一年期定存3.25%的利率水平。三月期央票发行利率亦上行12.24个基点至2.9168%。

  7日 , 央 行 还 进 行 两 期 共 计1070亿元正回购操作。其中,28天期正回购970亿元,中标利率提高10个基点至2 .60%;91天期正回购100亿元,中标利率提高8个基点至2.88%。

  WIN D数据显示,央行一周内合计回笼资金1830亿元,而本周到期资金为2110亿元,合计净投放资金28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4月份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达9110亿元,单周到期资金量都在2000亿元左右,加大了央行公开市场回笼资金的难度。

  平安证券固定收益部的副总经理石磊表示,此次央票发行利率上调超出市场预期。在流动性充裕、央票发行利率与二级市场利率持平的环境下,即使不提高票面利率,公开市场已经具备回笼流动性能力,此次利率上调体现央行主动引导利率水平上升的意图,并非主要是考虑提高回笼量的意图。他认为,加息预期可能因此而上升,但并不意味着流动性将收紧,预计近期流动性继续保持宽松状态,下半月上调准备金率的可能性依然很大。

  高盛亚洲宏观经济学家宋宇认为,上半年政府将采取多种手段维持紧缩政策立场。预计上半年政府将再加息一次,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以作为管理银行间流动性的常规工具,允许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维持对银行放贷较紧的量化控制,保持对房地产行业的行政控制。

  紧缩政策遏制物价上涨空间

  随着已经实施和即将实施的一系列紧缩手段,多数经济学家认为今年物价水平上升的空间已经极为有限,物价涨幅有望在年中见顶后逐步回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从近期各项经济指标来看,紧缩政策效应已开始显现。在总需求回落的趋势下,今年全年通胀水平显著上升空间不大。不过根据历史经验,每次农产品价格推动的物价上涨,往往要持续到第二年夏粮收割之后才会出现回落趋势。预计物价水平在二季度还会处在高位,并将持续到5至6月份之后才会稳定或回落。

  “年初以来实施的一揽子紧缩政策的幅度足以令总需求降温,从而缓解通胀压力。上半年政府将基本上维持紧缩政策立场,政策组合应足以控制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通胀压力,导致环比通胀率的降低,而随着下半年基数的变化,C PI同比增幅应该明显下降。”宋宇说。

  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表示,全年看,C P I涨势可控。“上半年物价压力大,主要是因为政策见效需要时间。比如说国家近期决定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和兴修水利以增加农产品的供给,预计这些措施至少需要6至8个月才能见到成效。再比如说国家对货币政策的调整。除了调整本身需要时间以外,从调 整 到 市 场 显 效 也 最 少 需 要3个月。”他说。

  警惕政策超调下半年节奏放缓

  基于这种物价年中见顶的预期,一些机构建议下半年逐步降低紧缩力度。在最新的二季度宏观经济金融展望报告中,中国银行预警,“在治理通货膨胀的过程中,要谨防对通胀的‘超调’”。中行认为,仅靠货币政策还不够,需要更加重视改善供给的作用,注意区分引起本轮通胀的短期因素和长期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容忍度。中行预期,货币政策将继续向稳健回归,但力度或将减小,节奏或将放缓。

  摩根大通判断,最近几个月政府采取的一揽子管理通胀,为住房市场降温,防止过热风险的政策措施,似乎 已 对 整 体 经 济 有 所 影 响 。 进 入2011年下半年,在更有利的基数效应的帮助下,整体消费物价水平开始逐步下降,随着各项宏观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继续显现,政策紧缩的不确定性和市场担忧可能会开始降低。记者 方烨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杨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