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瓶颈时给予必要的引导
面对如火如荼的学生创业行动,学校如果放任自流,那么年纪轻、经验不足、心理素质不够成熟的学生,在真实的创业实践中必将面临较大的风险。为此,高职院校必须给予及时的创业指导,构建一条安全带,编织一张保护网,保护学生的创业热情,保障学生的创业行动。创业指导主要包括制度指导和教师指导两个方面。
制度指导是指通过不断完善各种制度建设,增强创业学生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使学生创业活动的开展更加有序合理。通过教育模式的改革,将创业技能培训工作,全面融入各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引导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学校应该允许学生通过双休日补课、网上交作业等形式调剂时间;允许创业实践的绩效抵替相关课程或选修课的学分;对于个别情况,甚至还可以采取“开小灶”的形式实行单独辅导、单独考试。在制度的保障和指导下,让学生创业更放心、更用心、更专心。
教师指导是指通过建立一支懂理论、会实践的教师创业指导团队,给创业学生提供实用、前沿的创业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创业活动中的实际问题,切切实实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指导教师要经常与创业学生“混”在一起,在学生创业刚起步时给予必要的扶持,在学生创业遭遇瓶颈时给予必要的引导,帮助学生成功创业。而要成为称职的创业指导师,就必须比学生先走一步、先学一些,并以主动参与创业活动为荣耀,以自觉研究创业活动为己任,在实践中获得真知,积累经验,形成对创业教育的独到见解和高超技能,进而有效指导学生开展创业活动。
成为企业家需要理论的支撑
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和源泉,理论是实践的指针和利剑。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遇到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创业教育本身的问题,又有创业教育之外的问题;既有创业教育要不要搞的问题,又有创业教育搞些什么、怎么搞的问题。如何逐步丰富创业教育的理论内涵、完善创业教育的管理体制、建立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培养创业者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这些都需要高职院校自身有精辟的理论来阐述、管用的理论来回答、生动的实践来解决。
创业还需要学校吗?这是个经常为人所提问的问题。言下之意,就是创业尤其是被有的学者称之为“就业型”的创业,学生在自己的家里也可以进行。事实上,对立志做一番事业的创业者而言,不是要不要上学的问题,而是非上学不可的问题;就创业人才的培养而言,不是需要不需要学校的问题,而是高职院校怎样满足创业者需要的问题。要想让学生实现从“店小二”到“企业家”的过渡,高职院校不仅责无旁贷而且任重道远。
随着创业活动的不断推进,尤其是有的学生创业项目越做越大,学生本人会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后劲不足,并逐渐意识到理论在创业中的重要性,对理论知识的渴求越来越强。面对着既忙于创业又渴望学习的高职学生,高职院校如何因需施教,并将我国传统教育的“学多悟少”与西方教育的“学少悟多”结合起来?这些问题的解决,同样既需要大胆实践的探索,又需要精辟理论的支撑。
创业文化在无形之中感染人
文化的力量就在于能在无形中感染人、教育人、影响人。当创业成为一种共识、一种自觉行为、一种脱离制度的氛围,创业文化也就已经形成了,创业过程中积淀的各种优良品质便升华为一种创业精神,这种精神将影响到方方面面,发挥其育人成才的功能。
从社会层面来看,高职学生创业的文化氛围尚未形成。高职院校在开展创业教育探索、突破的同时,有必要大力建构创业文化,形成对创业的理性崇尚,营造适合学生创新创业的环境:鼓励创新,善待挫折,宽容失误,激励成功,从而促进创业教育与创业创新事业健康顺利的发展。
创业文化的构建要从小处着手,大处深化。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创业活动,通过学生竞赛的形式让学生获得模拟创业成功后的自信;组织覆盖全校的创业文化宣讲与讨论,将创业文化深入学生的生活、学习、课堂之中;树立优秀的创业人物典型,宣扬他们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精益求精、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在新一代的年轻学生中树立创业时代的“文化英模”形象。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应发挥创业文化的辐射功能,以学生创业者为主体,向社会公众宣传投身于创业大潮并获得成功的学生的昂扬风采,培养全民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激发全民的创业热情。
以行动激发活力、以平台激发合力、以全方位指导构建牵引力、以理论保障构建持续力、以文化传播构建向心力,才能让创业教育理论系统化、创业实践形式多样化、创业成果效应辐射化,才能让创业学生的明天更有甜头、创业教育的发展更有盼头、具备创业力的学生勇立潮头。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严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