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央行再度加息 “强硬”手段“紧缩了谁”?

2011年04月12日 10:37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清明节假期的最后一天(5日),央行“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地再度加息,使得本轮紧缩周期以来,央行已经九次上调准备金率,四次加息。而面对严峻的通胀率形势,发改委等部委也纷纷接连出招,对日用品限价。根据最新一期《新世纪周刊》封面文章《紧缩了谁?》报道,一系列强硬手段甚至引发了学者对于紧缩政策“超调”的担心。就连温州民间信贷也出现了资金紧张。

  有人说紧缩来得太猛,有人说政策还是太宽。究竟是谁在承受压力?很明显,央行抗通胀作的主要调控目标短期内不会改变,那么中小企业面临的信贷困局又将持续到什么时候呢?来看中央台记者柴华对《财新网》执行总编辑张继伟的采访。

  多重因素致2011年通胀明显

  记者:2月份数据出来之后,市场曾有预测认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未来几个月将大幅下降,现在看这种预期是不是过于乐观了?推动物价持续快速上涨的手究竟有几只呢?

  张继伟:目前市场上普遍预测3月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会达到5%以上,而且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现在的通胀比人们预计的要严重一点的问题就是它开始从原材料向下一步的日用品蔓延,这样的话就比原来预期的情况要更困难一些,原因应该是有很多种,一个是成本的推动,特别是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另外一个是需求的拉动,比如说像有些东西大家认为现在新的投资和消费的需求已经开始恢复了,部分推动价格的上涨。

  还有就是从外部输入性的通胀因素,跟石油价格的上涨,当然还很多人认为就是整体货币的流动性过胜,对于货币发多了,然后通胀的情况就没有办法缓解,应该说目前来看从今年(2011年)以来的通胀的情况应该是各方面的原因都有,因此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应该综合考虑这些元素。

  拉存款成中小银行硬性指标

  记者:不只是调准备金率和加息,有关部门对地方融资平台、贷存比等等的严格监管,都使得银行贷款受到更为严格的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各类企业是不是正在面临全面的贷款难呢?谁将承受更大的压力?

  张继伟: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市场上总的货币来说还是比较多,只是在结构上出现了,有些结构比较宽松,而有些结构就相对比较紧张的情况,从银行来说,像工、农、中、建这四大银行最近两年非常宽裕,他们一季度的贷款投放只比去年(2010年)6月低了一点点,所以总体来看今年贷款投放应该还不是问题,但是对一些股份制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来说由于资本金贷存比的要求,可能银行其实系没有办法再贷出款了,所以目前对于中小银行来说,拉存款就成为一个比较硬性的指标。

  政策调整致民企经营现困境

  相应的从企业这个角度来看,大型央企,除了一些少数的行业,再像高铁、核电因为国家政策、产业政策的这些调整,大部分的央企从银行贷款都不是问题,但是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相对就比较困难,它的总体的年利率已经达到10%以上,而在这种民间融资的市场上,像温州、义乌这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月息就达到了6%到8%,也就是年利率已经接近100%了。

  央行政策面临“两难”局面

  记者:在持续了几个月的接连调控之后,市场仍然呈现出总量相对宽松、结构偏于失衡的局面,这使得人们对于后续政策的松紧出现了分歧。这个松紧之间的决定性因素在哪里?市场对于未来央行的政策力度怎么看?

  张继伟:现在市场对于央行的政策一般认为它是面临着一个两难的局面,因为一方面如果不加快加息的这个步伐,任由通胀继续发展,就有可能有失控的危险,但是如果加息的速度过快过于强硬又害怕会产生一个超调的效果,造成硬着陆,这样对民营经济甚至整体经济就会打击更大。

  所以现在一个普遍的看法来看,总体上还应当坚持紧缩的力度,但是从形式上就应该更多使用加息这种价格手段,比较少的使用银行准备金率和其他的行政性的手段,这样的话就可以使得所有的企业共同来承担这样一个决策的代价。

  一句话点评:抗通胀,保民生,经济“杠杆”先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