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六年首现"逆差季"喜忧参半 或再推高输入性通胀

2011年04月12日 14:45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六年首现
近年我国贸易顺差逆差情况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一季度贸易逆差10.2亿美元,中国外贸由顺转逆,有利全球贸易平衡,但或会推高输入性通胀

  谁都预料它会来,但没想到这么快———中国海关10日关于今年一季度中国贸易逆差10.2亿美元的数据发布引起海内外关注。长期靠外需拉动的中国贸易已跑步实现平衡?在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这一逆差是传递积极信号还是值得忧虑?对此,业界议论纷纷。

  A   原因解读

  进口涨价压力大于出口压力

  上周商务部部长陈德铭“稳出口、扩进口、减顺差”的话音犹在,这边中国贸易顺差应声回落。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进出口总值800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9.5%;其中,出口3996.4亿美元,同比增长26.5%;进口4006.6亿美元,同比增长32.6%;一季度贸易逆差10.2亿美元。这是中国6年来首次出现季度贸易逆差。而去年第一季度,中国贸易顺差为139.1亿美元。

  中国外贸由顺转逆反映出中国经济结构长期因素的变化有两方面。一是中国出口产品的涨价趋势。受人民币升值和国内市场通胀的影响,不少外贸企业反映出口越发困难。但中国一季度出口依然保持了29.5%的同比增速,显示出口需求在涨价的背景下,仍然强劲。二是大宗商品的涨价势头。这一势头使中国的进口成本大幅攀升。其中原油、铁矿石、铜、大豆等中国经济必需的能源、物资,过去一年价格都大幅上涨,推动一季度进口增速同比达32.6%。

  两者相比,进口产品涨价的压力更大,因此整体贸易平衡由顺差趋向逆差。

  尽管减小贸易顺差是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大势所趋———中国首季整体贸易出现逆差之前,已连续两年出现进口增长快于出口增长,但此次贸易逆差的形成仍然不排除季节性因素。海关总署表示,一季度贸易逆差主要是受国内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以及春节长假等因素影响。

  B   积极面

  进口美元不如进口商品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长期靠外需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一直被质疑和反省。过去,中国曾长期实行鼓励出口的政策,增加出口行业的产值和就业,同时积累外汇储备。今天,当中国的劳动力逐渐稀缺,而美元的购买力不断下降,依靠出口带动增长的模式包含着巨大的风险。

  有分析认为,无论对中国经济还是世界经济的均衡而言,中国贸易保持平衡或小幅逆差都是一件好事。截至2010年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已达2.85万亿美元,而从美国政府的货币政策和债务水平来看,美元都面临着贬值的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显然净进口实实在在的商品,比净进口美元外汇更有利。

  有利全球贸易平衡

  有分析认为。对于全球平衡来说,中国减少外汇储备,会相应减少至少美国国债需求和人民币的基础货币供给。所以中国出现贸易逆差的另一积极效应在于,减少中美两国货币扩张带来的通胀,纠正美国过度消费,并减少中国过度投资/储蓄带来的全球失衡。

  C   消极面

  或继续推高输入性通胀

  3月中国进口再创纪录,主要是受大宗产品价格持续升高影响。而油价不断上涨很可能促使中国增加了购买量。鉴于去年来持续升高的物价已成为中央政府首要关注的问题,但这一趋势显示,输入型通胀压力不减。有专家认为,中国政府有能力加快或放缓大宗商品进口,以此控制居高不下的通胀率,同时作为微调贸易平衡的一种方式。

  中美汇率摩擦继续存在

  尽管3月份中国进口增长27%,达到创纪录的1520亿美元,但出口增长36%,至1522亿美元,距离去年12月份1540亿美元的最高纪录并不远。美国2月份数据证实,美国的贸易逆差中有半数以上源自对华贸易,表明双方在汇率问题上的摩擦仍将继续存在。

  许静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