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欧盟对华建筑类陶瓷产品反倾销案初裁的影响,第109届广交会一期的前两日,国内陶瓷参展企业普遍感觉欧盟客商数量较少,对欧市场岌岌可危。但国内企业并不轻言放弃,表示要加快转型升级和坚持市场多元化战略。
“前两日只来了屈指可数的几个欧洲采购商。”第109届广交会一期第3日(4月17日)刚开馆,佛山市三水露华浓陶瓷有限公司国贸部经理古启材便早早地来到了展位上。这两天他最大的感受是欧盟客商比往届明显少了。
出现这种情况,古启材并不奇怪。就在3月17日,号称史上最大的欧盟对华陶瓷反倾销调查初裁结果落定:将向未应诉的中国陶瓷企业征收高达73%的临时惩罚性关税,有3家国内应诉企业获得单独税率处理,即广东新润成陶瓷、山东雅迪陶瓷、东莞唯美集团,税率分别为35.5%、36.6%、26.2%;其余应诉企业的加权平均税率为32.2%。
记者采访获悉,本案初裁结果大大影响了欧盟采购商从中国进口陶瓷产品的积极性,一些企业的欧盟订单甚至下降了7成。
欧洲客商稀少
欧盟采购商稀少成为广交会一期陶瓷展区企业的共同感受。广东金意陶陶瓷有限公司欧洲市场部经理凯文告诉记者,广交会前两天招待的外国客商多来自南美、中东、东南亚等地区,鲜有欧盟客商来访,有几位欧盟老客户来参观后也只是观望,并无下单意向。欧盟市场占金意陶陶瓷40%的出口份额,目前该公司来自欧盟的订单已锐减了50%。
金意陶是本次案件应诉企业之一,目前对欧出口要被额外征收32.2%的临时反倾销税。凯文向记者表示,这部分临时反倾销税需要欧盟进口商缴纳,因此大大影响了其从中国进口陶瓷产品的积极性。“一块瓷砖如果离岸价格为10美元,高额的税收致使这一价格可能升至20美元,中国产品的价格优势便不在了。”凯文说。
目前,中国陶瓷产品与意大利、西班牙的差价在30%左右,意大利、西班牙是欧洲陶瓷生产大国,因此32.2%的反倾销关税便弥合了这部分价差,欧盟各国进口商势必选择从距离更近的意大利、西班牙增加进口。
凯文表示,目前不少客户已将采购目标转移至西班牙、意大利两国和东南亚等地。
凯文称,临时性反倾销关税实施后,不少欧盟客商提出了10%左右的降价要求,但金意陶拒绝了客户的要求。凯文认为,应允降价将会对本案应诉产生更为不利的影响。古启材所在公司也遇到了类似情况,他告诉记者,目前其公司出口利润点只有10%左右,如若降价便无利可图。
提高品质错位竞争
尽管高额的临时性关税将中国陶瓷企业逼到了悬崖边,但受访企业普遍认为欧盟市场地位重要,不管怎样都要守住这块阵地。
广东鹰牌陶瓷集团有限公司国际营销中心的夏安丽告诉记者,欧盟地区代表陶瓷业发展方向,如若放弃该市场将对企业的业绩和产品设计产生不利影响。
夏安丽认为,如果产品可替代性小,欧盟进口商继续从中国进口的可能性就大。目前,欧盟地区生产釉面瓷砖较多,而抛光面瓷砖相对较小,因此以生产抛光面瓷砖为主的中国企业优势会更大。
据悉,现行临时性反倾销税将从3月17日执行至9月16日,其间要经过无损害抗辩、听证会等一系列程序,9月17日会作出最终裁定。到时如若维持初裁决定,欧盟将对中国实施为期5年的正式反倾销税,届时将有更多企业受到冲击。
广东宏宇陶瓷出口总经理伍剑锋认为,企业生产出更加高端、独特性的产品是应对贸易壁垒的最优渠道,这也客观上倒逼企业进行转型升级。
广东东鹏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国际业务部总经理助理黄江红也表示,生产出更高端、可替代性小的产品是企业未来的出路,他们这次便带来了金属釉等最新产品。黄江红还指出,在保住欧盟市场的同时,也要更加注重市场多元化发展。目前,南美、东南亚、中东等地区需求旺盛,这几天广交会上来自这些地区的采购商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