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消息 据京华时报报道:受去年冬季菜价高涨、流通环节成本过高影响,蔬菜 市场出现“菜贵伤民,菜贱伤农”的怪圈。对此,商务部23日紧急部署对策,稳定蔬菜市场,帮菜农寻找销路。其中包括组织指导大型连锁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等流通企业直接采购蔬菜,优先销售滞销蔬菜。
现 状
几分钱一斤仍然卖不动
商务部的最新数据显示,4月11日至17日,全国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比前一周下降9.8%,三周以来已累计下降16.2%。
全国蔬菜种植第二大省河南多个地方的菜农在丰收之后,却遭遇季节性蔬菜价贱与滞销。郑州市中牟县的芹菜、惠济区的莴笋及周口市淮阳县的包菜,价格低至每斤几分钱都少有人问津。
怪 圈
消费者未感到菜价下降
与此同时,消费者并没有认为目前菜价有下降趋势。有报道显示,在田间地头收购的卷心菜8分一斤,到市区菜市场卖价就达到8-9毛一斤,近10倍差距主要来自运输上的各种成本、人工成本、天气影响下的蔬菜自身消耗成本、菜市场的摊位成本等各种因素。
有专家分析称,蔬菜从田间地头的生产到市民餐桌 消费,往往要经历4个环节。随着物价的上涨,各环节的花销肯定都要增加,再加上房租等隐性成本的上涨,最终导致高额菜价。
山东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蔺栋华分析认为,菜价下跌大部分会由菜农最终承受,而菜价上涨则由消费者埋单。流通环节过多,每道加价10%至15%以上,价格必然翻番,有的甚至上涨数倍。
探 因
“大小年”或为主因
日前持续维持高位的菜价近期为何出现“跳水”?
市场分析人员表示,今年出现了几个蔬菜品种 因集中种植、产量过大,导致价格暴跌,这种情况被称为农民的“大小年”,也就是往往头一年价格卖得高、卖得好的菜,第二年就有农民大量种植,然后造成价格暴跌,农民就赔钱,最终造成菜贱伤农。加之农民小散户在蔬菜批发商 面前缺乏议价能力,价格走低成为必然。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