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郑州市政府出台了最低保护价收购举措,解决蔬菜滞销问题。政府委托企业承担保护价托底收购,再根据市场差价给予该企业补贴。(4月25日《北京晨报》)
政府此举彰显了对农业与农民的呵护,有了这个托底价,农民有望度过蔬菜滞销的难关。但是,政府托底,并未从本质上消解“菜贱伤农”的危机,更没有从根本上对未来的同类风险做好防范与应对之策,甚至有可能无意地遮盖了“菜贱伤农”背后的真问题。
假如“菜贱伤农”真的是因为过量种植,也不难理解。然而,这边是菜贱伤农,那边却是公众抱怨菜价贵。那么,究竟是什么让田头的菜贱和市场的价高这对本不该同时出现的矛盾同现呢?油价提升运费,导致蔬菜经销商减少,高企的中间环节成本,以及过高的中间商利润,共同导演了菜价两重天的景象。可见,要从根本上防范“菜贱伤农”,政府的责任不应止于托底收购,更需在农业信息服务以及压缩降低农产品流通环节成本上有更务实的举措。
假如丰收的是一些供过于求的农产品,“多收了三五斗”的故事当然不可避免。过去信息极端闭塞的条件下,种什么只能靠“赌博”。而在如今信息传递快捷的背景下,“种什么”显然不应该继续成为一场赌局。即便农业部门不直接回答农民“该种什么”,至少应该承担起信息收集与发布的职责。
其次,如何减少农业产销对接上的摩擦与阻力,防止过高的流通成本成为农业生产供需对接不可逾越的门槛,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前提。唯有压缩了流通环节与流通成本,田头与市场菜价两重天的诡异景象才有望从根本上得以避免。(吴江)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