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失业率等隐患未除 美国不敢断然退出量化宽松

2011年05月04日 11:13 来源:文汇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4月27日,美联储决定维持现行0-0.25%的联储基金利率水平不变,并继续执行第二次量化宽松(QE2)政策,也就是继续按原计划到今年6月底前购买总额6000亿美元的债券。消息传出,市场信心得到提振,美国股市上扬,道指和纳斯达克均创下新高。

  但是,此消息也令一些分析人士此前希望美联储提前结束QE2的预期落空,因为他们认为美国经济复苏已经趋稳,三月份通胀率已经上升至2.7%,资产价格已经恢复至危机前的高位,是到了美国退出宽松货币政策的时候了。

  美联储的这一举动,对于未来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势的判断带来了一些不确定性,很多人在追问美联储何时退出宽松的货币政策,美联储会在QE2之后启动第三次量化宽松政策吗?

  一问:为什么依然维持宽松货币政策?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需要先分析一下,美联储为什么在欧洲央行提高利率以及大宗商品价格不断创出历史新高的背景下,仍然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从美联储发表的新闻公报中我们可以看到,美联储强调的是“房屋销售和设备、软件上的投资尽管在增长,但是非住房投资和房地产仍然不景气”,“虽然通胀近几个月来在上升,但是长期通胀预期仍然是稳定的,基础性通胀水平仍然处于低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还将美国经济增长率的预测从3.5-3.9%下调至3.1-3.3%。因此,美联储试图利用宽松货币政策继续刺激美国经济的意图非常明显。

  去年下半年以来,美国经济复苏的势头尽管比较明显,但是隐忧未除。首先是失业率高企,一直到今年初才开始略有下降,至今仍在8.8%的高位。其次是房地产市场仍然十分疲软,房价并没有明显的上升。最后,经济增长速度不稳,增长率从去年第四季度的3.1%降到了今年第一季度的1.8%。通胀率虽然上升至2.7%,但除食品和能源价格之外的核心通胀率仍在美联储控制的2%目标之下。在这样的形势下,美联储继续维持超低利率水平不变,继续完成既定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也就不难理解了。

  二问:美联储会推出QE2.5政策吗?

  但是,正如批评者们指出的那样,美联储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对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将可能在未来的几个月里逐渐显现。过松的货币供应虽然暂时还没有使美国的通胀水平上升至高位,过剩的流动性通过美国经常账户逆差扩大渠道溢出了美国境外,使石油和其他资源性商品的价格不断上涨,并创出历史新高。新兴市场国家的资产价格和物价都开始了急剧的上涨,加上货币汇率对美元不断上升,它们对美国出口的商品价格在未来的几个月内将不得不提高。其后果是,美国未来的通胀水平不容乐观,美联储货币政策继续宽松的条件不仅不复存在,更可能已经错过最佳退出时机,因为货币政策调整的效果通常是滞后的。有鉴于此,我们预计两个月后当美联储按计划完成QE2之日,就是美联储退出宽松货币政策之时。

  自认为对美国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研究深有心得的伯南克及以伯南克为首的美联储不仅信奉凯恩斯主义,相信宽松的货币政策是促进经济增长的灵药,也毫不关心美国货币政策对其他国家的溢出效应,认为由此引发的冲击和如何应对是其他国家的问题,除非这些问题反过来将对美国产生影响。

  因此,根据我们的判断,只要美国的通胀率不升至美联储认为的高位,美联储可能会在未来两个月内继续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维持目前超低的利率水平。现在已经有人在预测美联储6月份QE2结束后可能会实行所谓的QE2.5政策,即不再启动新一轮的购买美国政府债券计划,而是将到期债券的回笼资金再购买债券,继续维持宽松的资金供应。

  三问:超宽松货币政策能够创造奇迹吗?

  不过,美国只顾自家的货币政策和把调整压力推向其他国家的做法无法永远持续,美联储创造的货币最终会回流到美国,美国无法总是让股市上涨而物价不涨。经过全球市场的循环和资产价格膨胀的溢出效应之后,美国的通货膨胀很可能将在下半年走向高位,伯南克可能会像格林斯潘那样忽然发现通胀将成为其货币政策的最大的挑战。届时我们真希望他不再步格林斯潘后尘,不再连续提高利率,进行猛烈的反向操作,因为那将把美国经济引入新的危机,而由此引起的资金全球流动有可能造成全球性的金融市场震荡。

  因此,我们希望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调整能够有一定的预见性,能够考虑金融全球化对美国货币政策的反馈性影响,减少短期自私自利但长期对美国并非有利的政策。2001年后美联储长期的超宽松货币政策不仅没有能够拯救美国经济,避免衰退,反而孕育了次贷危机。伯南克的超宽松货币政策能够创造奇迹吗?任何忽略实体经济客观规律,相信货币可以改变经济规律的人,是无法创造奇迹的。(徐明棋)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种卿】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