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今开启 主谈四大议题

2011年05月09日 00: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5月9日电(财经频道 种卿)今日,为期两天的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将在美国华盛顿正式举行,王岐山副总理、戴秉国国务委员作为胡锦涛主席的特别代表,将同奥巴马总统的特别代表克林顿国务卿、盖特纳财长共同主持对话。在此期间,两国将就此前提出的四大议题进行有效的沟通协调,以建立一个良好的中美关系,既符合中美两国共同利益,也为国际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是两国元首2009年4月共同倡导建立的,是双方推进新时期中美关系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过去两年中,双方先后成功举行了两轮对话,取得了丰硕成果,

  而此轮对话又是在胡锦涛主席1月成功访美后,中美关系进入建设合作伙伴关系新阶段的背景下举行,预示中美第三轮对话将更为深入有效。

  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于本月6日举行的中外媒体吹风会上介绍,经中美双方商定,本次经济对话的主题为“建设全面互利的中美经济伙伴关系”。围绕这一主题,双方将讨论以下议题:一是促进贸易与投资合作,包括推进新兴产业领域的贸易与投资合作等;二是完善金融系统和加强金融监管,主要包括金融业改革,跨境金融监管合作;三是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四是促进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主要包括全球宏观经济形势与挑战,将涉及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中东北非形势对地区和世界经济影响、日本特大自然灾害等议题。

  促进贸易与投资 减少政策障碍是关键

  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在此前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企业走向世界,这既有利于中国,也有利于其他国家。“美方再三表示欢迎中国的企业赴美投资,但是我们也收到很多中国企业对赴美投资受到阻碍的一些抱怨”。

  朱光耀表示,正如美国政府代表美方企业向中方提出在准入方面的要求一样,中国政府当然要代表中方企业向美方明确表明中方立场和政策诉求,要求美方对中国企业进入美国提供一个良好的法律制度环境,特别是不要歧视中国的国有企业。

  与此同时,美国两家知名研究机构5月4日联合发布报告,建议美国两党应联合向中国发出欢迎中国对美投资的明确信息,同时从联邦政府系统形成统一机制,鼓励中国对美直接投资,确保投资符合美国需求。

  报告称,至202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将达到1万亿至2万亿美元,如果美国能够吸引1万亿美元的中国投资,可望创造70万份工作,有助解决美国现阶段出现的结构性失业危机,加快其经济复苏进程,可谓一种双赢的发展战略。

  对此,上海浦东美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周敦仁接受采访时就认为,虽然美国政坛存在“反华”势力,但商业界却迫切希望扩大对华交流。不过,周敦仁也对“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表示担忧,他提醒:中国海外投资不能继续维持“只交学费不盈利”的现状,“必须做足功课再出击”。

  人民币汇率:改革方向双方认可 升值幅度仍存异

  5月6日,在回答人民币汇率有关问题时,朱光耀表示,汇率问题是一个国家的经济主权,汇率政策是整个宏观经济政策框架的一部分。中美双方对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方向认识是一致;但中方坚持改革目标应为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而美方更强调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幅度,因此需要讨论。

  在此之前,国内对于人民币升值的争论早已如火如荼,不少专家持否定态度。无论被动升值还是主动升值,在市场升值预期存在一定空间的情况下,都会吸引国际资金尤其是热钱流入中国境内,从而使得资本项目顺差增加,结果反而加大物价上涨压力。如此一来,通过人民币升值不仅无法抑制国内通胀,反而会产生“抱薪救火”的效果,显然不是中国政府想看到的。

  对于历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人民币汇率的改革方式总是绕不过去的话题。今年4月16日至25日,美国国会参议院领袖瑞德率团访华时,对人民币升值保持强硬态度的议员舒默亦在其中,此行目的显而易见,美方要求中国金融监管当局允许人民币更快幅度升值。

  而人民币持续大幅升值的背后风险巨大,这也导致中美贸易摩擦开始逐渐升温。人民币升值将导致境外热钱快速流入,促使资产价格飙升,市场面临严重泡沫风险;若泡沫在无限吹大后被国际资本刺破,那么国际资本将获得巨大利润,而留给市场投资者的是“一地鸡毛”。

  客观来看,人民币汇率应以实际有效汇率为标准,不能以单纯的兑美元汇率作衡量,如果双方都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就不会再这样针锋相对。对此,朱光耀指出,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中美双方保持着畅通的沟通渠道。在改革方向一致的前提下,在具体幅度上看法的不同,双方可以通过沟通,通过交流,来深化彼此的理解。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朱鹏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