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5月11日电 题:中美汇率共识利人民币弹性稳健增强
中新社记者 贾靖峰
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连续四日的升势中,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落幕,并就双边汇率问题达成共识:“美方承诺对汇率过度波动保持警惕,中方承诺继续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上述合作框架措辞简短,但较之前一轮对话,这次已获明确共识。
11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告显示,银行间外汇市场1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6.4948元,这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连续第四个交易日走升。2010年6月以来,人民币汇率弹性明显增强,今年5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小幅升值再趋密集。
正如本轮对话美方所承认,中国在人民币汇率改革取得了进展,去年6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已升值超过5.14%,考虑中美通胀差异,实际升值逾10%。
尽管共识明确,但分歧依然存在。焦点是,人民币是否更加快速大幅升值?
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在对话落幕后表示,中方侧重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将根据国家利益及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推进汇改。就人民币未来走势,中国依然维持了“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的表述。
美方承诺对汇率过度波动保持警惕,正式将美元走弱带给全球货币的负面影响摆上台面。中金公司分析师彭文生指出,近期美元指数连续大跌,使得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存在被动的因素。
尽管此前美财政部表态“强势美元对美国和全球有利”,但分析师仍认为,美元贬值在短期内难以扭转。朱光耀直指,“汇率问题关乎人民币,也涉及美元稳定”。可见,中美汇率,不仅是人民币的事,也是美元的事。这将在客观上削弱美国就汇率话题指摘别国的强势。
双方承诺达成的平衡,有利于人民币维持自主、渐进、可控的稳健步伐,并不受外界施压影响。
中金公司分析说,中国央行可能在三个政策目标中寻找平衡:一是人民币长期升值趋势向“均衡汇率水平”收敛,二是人民币更加倾向于参考一篮子货币变动,三是防止人民币对美元过度波动。
就5月以来人民币密集小幅升值,彭文生认为,近期国内宏观调控目标已从“保增长”向控通胀和平衡贸易转变,国际油价及大宗商品价格高企带来的输入型通胀风险加剧了国内通胀压力,这要求汇率政策侧重点转向恢复人民币升值趋势与更多地参考一篮子货币。
不过,人民币不可能一次性显著升值,仍是市场共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逐渐成熟,“根据国家利益及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推进汇改的同时,汇率“小步跑”可更加审慎与灵活,彭指出,一次性大幅升值只会扰乱市场对现行机制的信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