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中国通胀风险压力仍在 经济增速动力不足

2011年05月12日 09:35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4月宏观经济运行数据,4月CPI同比增长5.3%,PPI同比上涨6.8%。客观地说,对大家密切关注的CPI,5.3%与此前一些专家学者的预判出入不大,虽然涨幅比3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但这一数字表明CPI仍在高位运行,通胀压力仍然较大。应该说,这不是让人相对能乐观的数据。

  数据显示,4月份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7396亿元,同比少增208亿元。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75.73万亿元,同比增长15.3%。这表明当前信贷增速正逐渐回落,物价上涨的货币因素也在逐步消除。不过从当下的市场表现来看,虽然近一时期国内蔬菜价格有所回调,但物价上涨压力仍然让人们不能掉以轻心。

  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近期大宗商品价格虽然有所回落,但从总的态势来看的话,这并不意味着通货膨胀压力有所减轻,其原因很简单,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调不过是短期的走势,因为我们无法看到大宗商品就此会持续下降的迹象。这说明通胀的风险仍然存在。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其实也明确表示:虽然说价格上涨的势头得到了初步的遏制,但是从国内外的情况来看,物价上涨的压力仍然还是比较大的。

  “来自于国外的输入性的通胀压力仍然比较大,因为西方国家宏观政策上没有出现变化,流动性还是比较充足。国内有关生产资料、劳动力成本、原材料价格上涨的趋势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扭转,所以价格上涨的压力还是不可小视。”

  正是这样,应该说,4月份的宏观经济运行数据在告诉我们,仍不能掉以轻心。无论从国外还是国内的整体经济运行情况来看,通胀在相对一个时期内有“长期化”倾向,治理通胀将是一场“持久战”。同时我们也看到,当下中央政府正是把控制物价过快上涨放在宏观调控的首要位置,通胀是在可控的范围之内,不是不可控的。但下半年通胀压力会不会减轻,笔者认为,目前不要过早下结论,因为不确定因素还很多。虽然我们期盼出现前高后低的走势,但从国际通胀的压力来看,很多事情常常是事与愿违,这是必须要高度警惕的。

  在这里,笔者认为有两件事情有必要提及一下。进入5月以来,一个是美国击毙本·拉登,很多人以为,这会给美国经济注入“一剂强心针”,虽然在这一消息传遍全世界之后,美国的资本市场有了快速的表现,但很快又恢复常态;另一件就是,奥巴马对美国4月份的就业报告感到鼓舞,因为在过去的14个月里,美国私营部门增加了200多万个工作岗位。由此,奥巴马在一家企业发表讲话时说,美国经济正在复苏。但4月份美国的失业率仍在上升,因此一些权威人士认为,美国其实正在经历一个“非常疲弱”的复苏。

  其实,这都在提示我们,对宏观经济还不能乐观。

  除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物价指标、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品零售等数据外,此前相关部门公布的另一组数据也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数据显示,4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9%,较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4月PMI反季节下降表明制造业增速明显放缓,政策收缩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逐渐显现。经济增速是否已经出现下滑苗头,这种可能性应该说是存在的。

  我们看到,在央行连续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4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后,未来货币政策会怎样,已成为经济数据发布后市场关注的焦点问题。

  一方面,通胀风险的压力仍在,物价走势仍在高位运行,显然央行未来仍会再次动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5月底或6月初再次加息已是显而易见的。

  而另一方面,由于4月份部分经济数据出现增长放缓的迹象,这使得央行下一步的政策操作也面临着两难的考验。M1(狭义货币)增速明显回落、进口增速放缓、工业增加值增长回落、PMI小幅回落,这都在表明企业活力在下降,经增速在进一步放缓。面对这样一个局面,如果加息,一些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将进一步陷入资金短缺和成本增加的困境,这对经济的冲击可能会加大;如果不加息,通胀可能将难以控制。由此,货币政策的两难局面已完全形成。

  同时,面临经济转型的挑战,有很多是必须要放弃的。在诸多不利因素下,我们还应该冷静地看到,现实中经济增长的动力仍然显得不足,这使得经济增速在放缓。当下,处理好经济增长和抑制通胀的关系,正在考验着中国经济。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种卿】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