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之声报道,虽然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三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 PMI为连续2个月持续回落,但专家认为,食品价格上涨将继续推高CPI,6月份加息提存的可能性继续存在。
PMI是衡量全国制造业活动的一个重要指标。这一官方背景的PMI指数通常是每个月最先公布的经济数据,为人们判断中国经济近期发展趋势提供初步依据。5月份该指数再度明显回落到52.0,难免令人担心,中国本轮紧缩政策是否已过度,并危及中国经济的增长前景。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把这个数据一直拆解下去,发现经济增速降低似乎不可避免。
唐建伟:从它的细项,就是它构成的分项指数来看信息,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都是在明显的一个回落,显示说二季度中国的经济增长还是会出现一个小幅的回弹。
但中国银行战略发展部副总经理宗良却不担心,因为数据至少还在健康的区间内。
宗良:还是大于50的,应该说从目前来看,超调的风险还不是特别大。
上个月公布的食品价格涨幅分类也在10%左右,因此引发担心CPI继续升高。首都经贸大学统计学院院长纪宏眼中,也许危险没有那么大。
纪宏:CPI我觉得的可能要往上扬一些,但是程度不会特别大,因为食品占的比重,根据权数调整的情况,可能要缩小。
唐建伟却说,权重再低也架不住涨幅太高。
唐建伟:虽然食品价格今年在CPI的权重调低了一点,但还是占到30%,所以食品价格的上升对CPI的推动作用还是蛮明显的。
宗良担心翘尾因素也在推波助澜。
宗良:通胀水平主要是考虑到一方面有新涨价因素,另一方面,也有翘尾因素,在1到6月份,平均来说,翘尾因素都比较高。
至于发改委刚刚宣布的上调部分城市工业电价,唐建伟估计会在6月发挥作用,因此整个上半年的CPI都会让大家十分揪心。
唐建伟:电价的上调是5月底,从工业电价上调传导到CPI要有一定时间,至少在下个月才会体现在CPI里面。
宗良把引发通胀的货币因素分成两类,一类是银行机构新增贷款,这一块目前控制得不错,而另一块就是流入的热钱,情况就不好说了。
宗良:那一块在公开市场操作可能是存款准备金率还会有相关的措施,总体上讲采取点措施也是正常的,就是我收一下流动性。
基于以上判断,包括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在内的大多数专家认为,推高CPI的货币因素继续存在,因此六月份可能再加息一次,是否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要看外汇占款的情况。
(记者何京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