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一种硅酸盐物质。“君子比玉于德”。自从儒家将美玉、君子和道德这些概念拼合在一起,玉石就成了中国文化血脉的一部分,一块普通的石头注定不再普通。其中,和田玉石的价值近十年来涨幅超过1万倍,而国际黄金价格仅上涨了235%。
堪比黄金的硅酸盐物质
西瑶玉池珠宝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张藜泷在“玉友”圈子里备受敬重。从事和田玉生意的他认为自己“与和田玉很有缘分”。早在1983年,二十岁出头的张藜泷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件玉器,一枚和田碧玉蝙蝠。正是这件玉蝙蝠,给了张藜泷难忘的经历。
刚开始时他不以为然,把玉放在工厂宿舍里,仅作为闲暇时看一下摸一下的消遣。很快,一位香港老板愿意出50万元人民币买下玉蝙蝠。面对这个天文数字,张藜泷才知道这块玉器竟有如此高的价值。
几千年来,没有任何一种石头对于中国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能够超越玉石。
事实上,如果不是在形成过程中受到水的作用产生融合,玉石的化学成分和山上路边的岩石砂石没有任何区别。但其晶莹剔透的外貌、温润高雅的气质,却让这类没有任何实际用途的硅酸盐物质堪比黄金,成了几千年来中国人最受欢迎的玩件之一。
疯狂的“西部淘金梦”
在新疆南部和田市的边缘,每年雪山融水后,这里会出现一条东接昆仑山的河道。几千年来,被洪水从山上冲下的美玉不断沉积在河床附近。最近十年,无数人在戈壁荒滩上疯狂挖掘,一粒葡萄般大小的石子出水后几经倒手,身价飙升上万倍。
十年间,这里上演着中国版的“西部淘金梦”。
1999年9月,张藜泷用5000元购得一块和田玉籽料,开孔显示此玉温润洁白。十年后他以198万元转让,翻了396倍。
2003年,和田市布亚乡挖出一块重约3公斤的玉料,一出水开价就是25万元,头道贩子收了转手就卖60万元。还没出和田市,几经倒手已升至170万元,最后一手以570万元卖给了北京的一个老板。
随着近十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玉石被附加了财富、地位、品位的新意义,成为热钱新一轮追逐的奢侈品对象。
在人类的历史上,玉石开采量只有几万吨,尚不够填满一个“水立方”的跳水池,其中有将近2/3是近十年才被开采出来。但在今天,和田玉一个月的开采量就远远超过人类几个世纪开采量的总和。
数十年涨幅超过一万倍
“黄金有价玉无价”。近十年来国际黄金价格上涨了235%,在中国,和田玉石的涨幅超过1万倍。上世纪80年代价值几百元的和田玉籽料目前的售价高达几百万元。
在2008年出版的《中国新疆和田玉》一书中,作者保守估计当时和田羊脂玉每公斤售价为20万,而有商人认为,这个价格在实际交易过程中往往要乘以5甚至10。
“过去和田玉便宜,是因为只计算了石头本身的硬成本,却忽视了它的社会成本、环境成本”,中山大学宝玉石研究鉴定(评估)中心的丘志力教授分析道,“这就是它这些年价格增长的重要原因”。
盲目炒作升值空间有限
丘志力表示和田玉市场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升值空间值得慎重考虑。虽然玉龙喀什河实施禁采,但广义上的“和田玉供应并不匮乏,盲目炒作有问题”。
根据新疆宝玉石协会秘书长易爽庭的判断,这十几年来,随着地质勘探水平的提高,和田玉新的矿点在不断增加。
据易爽庭的统计,和田玉山料的资源量在22万至28万吨之间,每年的开采量在150吨左右。目前,和田地区有3个矿点,储量在2.5万吨,可以开采160多年。这还不包括且末、叶城等地的玉矿,而在这两地的河流上,已经探明尚有可观的籽料资源。
“从总体产量上来说,仅仅新疆的和田玉储量并没有像外界所说的稀缺,山料的储量还是比较可观的。”丘教授总结道。
极致的和田玉与西方珠宝相比,市场价值依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丘志力认为,文化内涵是和田玉未来发展中很重要的方向。“现在很多工艺大师和他们的作品都未被发掘出来,不是说随便的一个工人做的和田玉都有收藏价值、升值空间。当中国强大起来,能让外国人看到什么,玉文化将是其中一种”。 据《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