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海口6月16日电 (邓韶勇)海南省于16日在琼海市龙湾港和椰林湾举行南海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共将包括石斑鱼、斑节对虾在内的15万尾鱼苗和2000万尾虾苗放流大海。
海南省从2001年开始每年在休渔期组织大型增殖放流活动。截至2011年,共计投放虾苗15023.9万尾、海水鱼苗864.9万尾、淡水鱼苗2180.9万尾、扇贝鲍鱼苗等95万粒、珍稀濒危动物大珠母贝苗55万粒、绿海龟50只,放流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白蝶贝30万枚。
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有关负责人说,渔业增殖放流就是将优良的经济鱼类、贝类、虾类等苗种,投放于适当的海域,增加水域中优良品种的生存基数,从而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恢复和增加河流鱼类种群规模,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保护和恢复渔业资源,促进渔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据了解,海南省今年将分批放流鱼虾苗种5100万尾,放流“国家II级保护动物”白碟贝15万粒。其中6月在三亚、陵水、琼海、文昌等海域分批放流体长2.5cm以上的斑节对虾苗4000万尾,体长5cm以上的海水鱼类苗种200万尾;此外,在松涛水库及万泉河上游河段,放流体长5cm以上的淡水鱼类苗种900万尾。9月还将在儋州、临高白碟贝自然保护区放流壳高2cm以上的白碟贝(学名:大珠母贝)苗种15万粒。
海南省水产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陈积明现场介绍,从近几年增殖放流的回馈抽样调查情况看,放流的鱼虾苗种成活率在80%左右。通过调查海口、文昌、东方、琼海、陵水等放流水域发现,放流苗种资源量恢复较显著,放流虾类渔获产量与放流前同比提高1倍以上,放流苗种生长良好,基本与同一期的生长趋势特征吻合。 (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