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以路养路"思维若不转变 收费改革将成纸上谈兵

2011年06月20日 09:20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从明天开始,交通运输部,发改委等五部门将展开为期一年的专项清理工作,超期收费的道路是否能停止收费?现行通行费标准是否能够降低,资深媒体人杨浪涛为我们做详细解读。

  杨浪涛:此次清理整顿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进行,分别是公路的超期收费,通行费标准过高以及不合理的收费。实际上,类似的清理整顿已经进行过多次,但收效并不明显。最近的一次应该是两年前推出的燃油税,作为配套是逐步取消二级公路收费,但从目前的执行情况来看,并不理想。一些被取消的收费公路死灰复燃,改换门庭之后又重新开始了收费。

  因此对于此次清理整顿,相关专业机构均持谨慎观点,认为通行费收费标准偏高的界定比较困难,因此执行的力度不可能很大。

  主持人:对于公路收费改革的举步维艰,有专家认为地方政府的不支持不配合才是症结的所在,因此有人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该改革的是中国公路建设的投入体制,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杨浪涛:现行的“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是1984年确立的,确实为中国交通条件的迅速改善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执行过程中,政策逐渐走样,很多地方政府淡化了自己在公路建设中主体角色,往往利用运行的收费公路来筹集其他道路的建设资金。

  以首发集团为例,2009年共收费32亿元,而同期的日常养护费用不到6700万元,剩下的钱除用于支付运行费用和股东分红之外,大部分都统筹用于交通建设之中。地方政府用这种方式倒是筹集了大量资金,但无形中却推卸了自己投入公共产品的责任,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并推高了整个社会的运行成本。

  因此,如果地方政府不改变自己作为公路建设主体的角色,而是一味抱着“以路养路”的思维方式不变,一切清理整顿都是皮毛功夫,无法还原公路作为公共产品的属性,收费改革最终沦为纸上谈兵。

  主持人:对于中国公路的收费政策,很多专家认为到了不得不改的时候,认为目前的高收费和乱收费实际上已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投入模式的彻底改革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你对于目前的清理整顿有何建议?

  杨浪涛:有关中国的收费公路,网上有一个流传很广的说法,全世界14万公里收费公路,有10万公里在中国。实际上,根据交通运输部的统计数据及显示,截至2009年,全国二级及以上高等级公路收费里程为42.52万公里,除去近年来撤销的二级收费公路9万公里,全国至少还有34万公里收费公路,远远高于大家所熟知的10万公里里程。

  与此相对应,在上市的19家路桥公司里,净利润率最少的为23%,最高的将近60%,成为比保险和房地产更赚钱的暴利行业,因此现行的通行费标准过高是毋容置疑的现实。

  我认为,对于公路这种具有天然垄断性的产品,在如此暴利的情况下,国家相关部门可以快刀斩乱麻,对于现行通行费标准按照一定标准统一下调,必要时可以结合适当延长收费时间的方案。如果现行标准能够下降一半,无论对于当前的通胀控制,还是长远经济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