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铁道部发言人:京沪高铁何时收回成本尚不确定

2011年06月21日 07:27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6月13日早上8点刚过,原定于9时举办京沪高铁新闻发布会的铁道部调度楼一楼新闻发布厅内已座无虚席,来自国内外的近300家媒体纷纷抢占有利地形。

  整场发布会历时两个小时。会后,铁道部政治部副主任兼政治部宣传部部长、新闻发言人王勇平继续遭到各路媒体的围堵。其间,《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与王勇平展开了近距离对话。

  沿线大造新城——“不是铁道部门要他们建”

  《中国经济周刊》:京沪高铁开通后,会对区域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

  王勇平:京沪高铁的运行是在环渤海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而且沿线也是我国经济非常发达的地段。所以这一条高速铁路 开通以后,对于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拉动都会带来非常积极的作用。另外,高铁开通以后,对于沿线的旅游业肯定会产生非常大的积极作用。

  《中国经济周刊》:对于区域经济的拉动,也有一种说法是只拉动了两头经济(北京和上海),而因为高铁旅行时间短,反而会降低旅客在中间过路车站(比如济南 、曲阜)的停靠。

  王勇平:实际上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是不同的,有的人可能当天就赶着走,或者像我这样的人,如果有时间的话我会慢慢地、细细地品味和体验。

  《中国经济周刊》:就我们的观察,京沪高铁各站沿线各车站、站前广场都比较豪华,而且车站周边也就高铁概念制定了各种新城规划,铁道部是否注意到了这一点?

  王勇平:地方政府对高铁对当地经济的拉动以及对地方的打造,当地城市建设名片 都会有一些考虑,我们也可以理解。我觉得把车站和周围的环境搞得漂亮、美观一点,让旅客舒适,是必须的。但就你说的情况,我未经证实,是否搞得太奢侈了,应该问当地政府。

  铁道部对新城建设没有任何监管职能。任何一个铁路建设,尤其是高速铁路,对当地城市建设带来的拉动作用是积极的,不是铁道部门要他们去为铁路到来建一个新城。

  回应安全质疑——“请社会各界放心”

  《中国经济周刊》:近日,国家安监总局对京沪高铁的安全提出质疑,铁道部如何看待?

  王勇平:包括国家安监总局在内所有社会各界对高铁的关注,都会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会采取最细致的措施,尽最大的努力,加强对京沪高速铁路安全体系的构建,一定会保证京沪高铁运行过程中的绝对安全。

  《中国经济周刊》:这些问题,在不到两周的时间内能解决吗?

  王勇平:我可以告诉你们,请你们放心,乘坐京沪高铁的列车是安全的。在京沪高铁建设中,我们日夜兼程,提高建设效率。但这是以质量为前提的,之所以提出6月底能开通,我们肯定是能保证它的质量和安全的,请社会各界放心。

  《中国经济周刊》:京沪铁路 原定于2012年建成的工期已被大大缩短,铁道部如何克服如路基沉降等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王勇平:确实,在京沪高铁建设中,我们日夜兼程,加快建设,提高它的建设效率,但是这是以质量为前提。我们在这个时候提出可以开通,那就是说肯定保障安全和质量。自然沉降的问题都是在可控范围内。

  回应盈利难——收回成本尚无时间表

  《中国经济周刊》:2007年9月,经国务院国家发改委批复的京沪高铁完整项目总投资规模为2209.4亿元,目前铁道部对总投资额有无新的数据公布?

  王勇平:我们现在没有新的提法。

  《中国经济周刊》:何时能收回成本?

  王勇平:我们对未来收回成本充满信心,但是具体在什么时间能收回,要根据具体的经营情况来决定。

  《中国经济周刊》:计划中是多少年?“十二五”期间?

  王勇平:我们没有考虑很快收回来,这需要时间。但是具体精确到多久,现在没有时间表。票价基本已定,如果要在很短的时间内盈利(票价就会很高),老百姓不会答应;但如果长期亏损,企业没办法运营。所以,我们会找到一个最佳的结合点。

  《中国经济周刊》:从网络反馈看,有声音指出555元的票价仍显昂贵,你对此有何看法?

  王勇平:京沪高铁开通后普通列车仍然有,高速铁路京沪高铁是客货分流的一个重要标志。因为高铁上不可能跑货车 。但是既有的铁路如果说完全地跑货车、不跑客车,老百姓不会答应,因为相当一部分老百姓还是喜欢坐那些既有的列车,虽然速度会比较慢一点,但是他们会觉得票价便宜一点,适合他们的消费。记者 张璐晶I北京报道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位宇祥】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