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京沪高铁今日开始售票 网售和电话订票细则出台

2011年06月24日 06:36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京沪高铁今日开始售票网售和电话订票细则出台
昨天,京沪高铁上海虹桥站工作人员演示使用二代身份证刷卡进站。新华社发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备受关注的京沪高铁开通日期最终敲定。昨晚,铁道部发布消息,京沪高速铁路定于下周四,即6月30日下午3点开通运营。

  根据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网站昨晚发布的开行方案,6月30日下午3点,北京南站、上海虹桥站同时开出京沪高铁首趟高速列车。其中,北京南站首发G1次动车组,13点50分开始检票,14点20分停止检票。同日,经京沪高铁,北京南站发出12趟至上海、杭州、济南、南京等地的动车组。

  今天9点起,京沪高铁车票开始发售。旅客可通过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网站(www.12306.cn)、车站售票厅、车票代售点等多种途径购买京沪高铁车票。

  采用网络购票的旅客,用二代身份证购买电子车票后,可以不出纸质车票,直接凭借二代身份证进站。

  此前,铁道部已公布京沪高铁全程票价和各站之间的票价,京沪全程票价最低410元。根据京沪高铁运行安排,北京南站始发的京沪高铁动车组将有69对。

  京沪高铁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里程最长、技术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是我国快速铁路网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公交配套

  北京南站15条公交线加车

  本报讯(记者邓杭)京沪高铁即将开通运营。公交集团昨天表示,15条始发和途经北京南站的公交线路将增加线路配车,一旦高峰小时线路出站车辆平均满载率达到30%,车辆将缩短发车间隔。

  京沪高铁开通初期,预计进京客流将每日增加5.7万人次,日到发客流总量将达20万人次。为此,529路、652路、20路、72路、102路、106路、458路、特8快外等线路将各配备2部机动车。

  >>相关新闻

  暑运期间将加开30对临客

  本报讯暑运期间,北京铁路局共安排临客30对,主要集中在哈尔滨、烟台、南昌、西安、北戴河、邯郸等方向。

  今年暑期运输期限自7月1日至8月31日,共62天,全局预计完成旅客发送量4196万人,比去年同期增395万人。预计8月28日为高峰日,北京铁路局旅客发送量将超过74万人。

  根据调查分析,7月上中旬学校陆续放假,学生流与农民工客流叠加,将形成暑期运输第一次高峰。8月中下旬,随着学生开学日期临近,学生流、旅游流再次交织,形成暑运第二次客流高峰。

  网络购票<<

  网购车票最晚至开车前2小时

  本报讯昨天,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网站发布《京沪高速和京津城际铁路互联网售票暂行办法》。办法规定,在12306网站购票应当在车票预售期内且不晚于开车前2小时,并完成网上支付。

  办法规定,包括“乘车人按所购车票的乘车日期、车次在中途站进站乘车”等7种情况下,应当在开车前换取纸质车票后进站乘车。

  纸质车票票面注明旅客姓名和购票时所使用的乘车人有效身份证件号码,并标记“网”字。

  在12306网站购买的铁路电子客票,旅客可凭购票时所使用的乘车人有效二代居民身份证原件,直接通过车站自动检票机办理进、出站检票手续。自动检票机在识读二代居民身份证时所做的进站、出站记录分别为铁路旅客运输合同运送期间的起、止证明。

  >>提醒

  乘车丢二代证须补票

  根据网络购票办法,在乘车途中,旅客二代居民身份证丢失的,按无票处理。

  丢失身份证的旅客如果在补票后、到站前又找到其二代居民身份证的,列车长确认后开具客运记录交旅客,旅客持客运记录和二代居民身份证到车站退票窗口,车站通过售票系统查实旅客电子客票信息后,按退票手续办理。

  在12306网站办理铁路电子客票改签、退票手续的,应当不晚于车票发站开车前2小时。在车站办理铁路电子客票改签、退票手续的,应当在开车前至车站安装有银行POS机的售票窗口办理。

  -焦点 >>电话订票

  明起拨95105105可订票

  本报讯 明天起,每天早6点至晚11点,本市旅客拨打订票电话95105105即可预订第3日(含发车日)至电话订票系统确定的车票预售期内各次列车的车票。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官志雄】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