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观察
生乳标准决策者并不需要为奶农及生产厂商的生存过多忧虑,而是应专注于监管本职角色当中。
围绕中国乳业标准的争议正在不断发酵。针对媒体和业者所谓“全球最差标准”的严厉评价,卫生部网站刊发了农业部和卫生部两位专家对相关问题的解答。据透露,农业部正着手制订生乳分级标准,卫生部也正依法对乳品安全国家标准实施情况进行跟踪评价,并将根据跟踪评价意见对标准进一步修订完善。
在乳业标准的制订过程中,决策者屡屡表现出对乳业企业的呵护之情,让消费者深感“受伤”。事实上,正如同溺爱型家长很难培育出精英的道理一样,中国乳业只有经历市场风雨洗礼才可能蜕变成蝶。其间,行政部门必须要摒弃计划调控乳品行业的思维,在标准制订中保持中立,大胆放手让市场机制入场调控,是为消弭各种争议与不满的关键,也是振兴民族乳业品牌的必由之路。
生乳“新国标”引发众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蛋白质及微生物含量两项核心指标上。其中,乳蛋白含量从此前的每100克生乳蛋白质含量不低于2.95%降到了2.8%;菌落总数反而从每毫升50万调升到200万,相关标准均为“历史新低”,与欧美标准更是差距甚远。其实,普通消费者对于“菌落总数”等专业术语并没有直观概念,公众只是希望能够喝到质量安全的牛奶而已。有业内人士爆料:如果菌落单位总量达到200万,就相当于在养牛场挤奶时,周围苍蝇到处乱飞的环境。如果此话当真,我们很难想象这样环境下出产的生乳可以制出放心奶。
但相关部门在回复时却在透露无奈之情。其大意是,我国超过70%奶农都是散户,养殖条件较为落后,生乳“新国标”符合当下国情,如果执行过严标准将会害苦奶农。显然,这种不是督促、协助乳品生产者提高喂养质量,而是一味迁就落后的生产状况、降低行业标准的思维路径,无异于本末倒置、削足适履。表面看来用心良苦的监管方式,恰恰成为纵容我国奶业长期低水平粗放式经营的根本症结所在。
生乳标准制订的根本目的,本是为了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提升民族奶业的生产管理水平。但事态的演绎却与之背道而驰,这样的结果难免让人质疑,决策导向是否已被乳品生产利益集团所“绑架”?“向下看”的乳品标准如何能激励生产厂商提升产品品质?
实际上,乳品标准的决策者明显小觑了市场调控的绩效,低估了微观实体自我修复的能力。严格全面的生乳标准虽然可能会对既有散户奶农形成冲击,但同时供给萎缩所带动的价格上涨也会激励实力厂商入围“分得一杯羹”。届时,达标企业聚集的乳品市场将引发业内良性竞争,激发企业专注于技术研发与战略整合,继而实现民族乳品质量的凤凰涅槃。
可见,生乳标准决策者并不需要为奶农及生产厂商的生存过多忧虑,而是应专注于监管本职角色当中。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只有两者在乳品领域界限分明,专司其职,民族乳业品牌才会真正成为放心奶。
□马红漫(上海 学者)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