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夏粮收购大幕开启 “抢购潮”未现

2011年06月29日 08:24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粮价高企农户惜售 资金短缺企业惜购

  夏粮收购大幕已全面开启,“抢购潮”并没有像去年那般上演。

  记者了解到,今年新麦高开上市,但由于夏粮增产已成定局、市场供应充足、稳价政策信号明确、收购资金短缺等原因,企业入市收购的积极性不高,收购进度明显慢于去年。

  国家粮食局有关负责人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目前各主要粮食品种市场价格高位运行,价格上涨的压力较大。当前首要的宏观调控目标是,稳定粮食市场价格,全力做好夏粮收购工作,为全年粮食市场稳定打下较好基础。

  粮价高企

  农民惜售心理浓厚

  在山东聊城、德州等小麦主产区,新麦普遍高开上市,农村粮食收购点的价格一般为每斤1 .02元至1 .05元,高于去年同期0 .03至0.05元/斤。优质麦表现较为抢眼,价格从1 .18元/斤迅速上涨到1 .2元/斤。

  据国家粮食局提供的数据,总体来看,各地小麦市场价格在96至106元/百斤,收购价格明显高于上年同期水平。其中湖北、新疆小麦收购均价在96至98元/百斤,河北、山东、山西、宁夏在104至106元/百斤,其他地区在103元/百斤左右,大部分地区小麦价格比去年同期高5至10元/百斤。

  国家粮食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初步预计,新小麦大量上市后,随着市场供给量的增加,收购价格可能会有一个小幅回落的过程,但仍将高于小麦最低收购价格。

  除了小麦,前期遭遇旱涝急转的早籼稻收割在即,市场人士预计新季度早籼稻有望高开,开秤价将在1.1至1.15元/斤之间运行,国家托市收购预案很难启动。

  对于卖粮农民来说,粮价上涨的预期使得惜售氛围浓厚。山东高唐县张大屯粮食购销有限责任公司经理李子福说,最近三四年来,农户由集中售粮到常年售粮的变化非常明显。加上这几年的小麦价格均是前低后高,农户早卖比晚卖要吃亏。“晚卖比早卖好”的心理在农户中比较盛行。

  农户种粮成本上升、小麦玉米比价倒挂等因素使农户对小麦价格预期较高。高唐县张大屯村农民刘朝阳种植了22亩小麦,他告诉记者,相比往年,这茬小麦的化肥、农药、耕地、收割、浇水的成本都有上升。加上去冬今春干旱,农户投工投劳量普遍增加。综合算起来,这茬小麦的成本平均每亩增加200元左右。大多数农户对新麦的收购价预期在1.1元/斤以上。

  政策调控

  企业收购积极性不高

  相比于去年夏粮“抢购潮”,虽然同样是粮价高涨、农民惜售,今年企业的收购行为表现得颇为谨慎。目前新麦收购市场较为冷清,进入市场收购的多为个体贸易商、饲料加工企业及一些面粉加工企业,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入市收购的仍然很少。

  李子福说,从开镰到现在,公司一共收购了3 .5万斤小麦,进度明显慢于往年。从新麦开镰起公司就做好了收粮准备,开秤价格是1.02元/斤,但收购进度很慢,平均每天仅能收购七八千斤。

  益海嘉里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由于价格较高,今年小麦收购进度比去年慢多了。陆续收购了少量的优质麦,用来维持正常生产,普麦基本一粒没收。

  中华粮网信息主编焦善伟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现在正处于面粉消费淡季,加工企业开工率不高,主流大型企业包括国字号企业仍在消耗前几期定向销售的小麦,因此并不急于向市场收购新粮。

  焦善伟认为,在今年通货膨胀严重的情况下,政府对于农产品及粮食市场的调控力度不断加大,政策的导向比较明确,就是要维持价格的稳定。包括前一段时间出台的小麦定向销售、对加工企业的限价令等政策,都向市场参与主体释放出信号,让大家不要抢购粮食导致价格大幅上涨。

  去年的粮食收购市场,由于多元化主体竞争激烈,出现个别地区、个别企业无序收购的情况,减产、惜售、抢购等多重因素造成小麦市场价明显高于托市收购价。

  针对这些现象,今年国家粮食局将加强对市场的督查力度,将依法对粮食经营者执行最高库存量标准情况加强核查,引导粮食收购者均衡收购,防止和打击囤积居奇,稳定市场预期,确保粮食收购市场平稳有序。

  此外,今年新麦市场收购资金短缺,也成为收购进度较慢的一个原因。

  “缺乏资金,想收也收不来粮食。”焦善伟说,企业仅靠自有资金无法收购太多数量的粮食,而今年农发行对非政策性粮食收购贷款的发放上进行了比较严格的限制,收购主体不像往年那样方便地贷到款。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日前召开会议提出,将优先支持政策性收购,支持中储粮企业掌握粮源。对粮油市场化收购,要做到理性收购、把握节奏、分段放行、小额勤调、适时指导、加强监管。

  全球联手

  防止粮价波动冲击

  去年早稻收购期间,本报曾报道,由于全球范围面临粮食减产,俄罗斯等国发布谷物出口禁令,导致国际粮价面临大幅上涨压力。专家警示国际粮价可能传导到中国,进一步推动国内粮价的上涨。

  今年以来,高粮价持续高烧未退,粮食问题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联合国粮农组织近期发布报告称,商品市场上的食品价格仍将保持高涨和波动。与2001至2010年相比,未来十年的谷物实际价格平均增幅可高达20%。该组织还下调了2011年全球谷物产量预估值。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27日在罗马出席联合国粮农组织大会时表示,全球粮食生产增长跟不上需求的增长,粮食供求关系偏紧是粮价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自然灾害频繁、金融流动性过剩、市场投机行为、过度开发生物能源等因素也是导致粮价上涨的原因。

  稍显乐观的是,全球多个国家已就联合应对高粮价初步达成了共识。据 了 解 , 上 周 举 行 的 二 十 国 集 团(G 20)农业部长会议通过了《关于粮食价格波动与农业的行动计划》,该计划从促进农业生产、农业市场信息透明化、加强国际协调、减少食品价格波动对最困难国家的影响、监管农产品金融市场等五个方面对世界农业前景和全球粮食安全作出了规划。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中国的农产品贸易逆差已经超过200亿美元,尤其大豆、植物油对国际市场高度依赖,一旦国际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将给中国粮食安全造成隐患。国际农产品市场相互依赖,高粮价时代需要全球采取协调机制来共同应对,中国也应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韩长赋说,当前中国粮食库存充裕,市场供应充足,价格总体稳定。今年中国克服了严重的旱灾和水灾,夏粮再次取得了丰收,夏收小麦有望实现连续8年增产,而今年秋粮的丰收也有比较好的基础。中国在保障自身粮食安全的同时,还为解决世界粮食安全问题尽了一份力。

  上述国家粮食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各主要粮食品种市场价格高位运行,价格上涨的压力较大,做好夏粮收购工作,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对于促进农民增收、稳定物价总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当前首要的宏观调控目标是,稳定粮食市场价格,全力做好夏粮收购工作,为全年粮食市场稳定打下较好基础。记者 白田田 娄辰 潘林青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杨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