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京沪高铁今正式开通 民航受冲击打响价格服务战

2011年06月30日 08:49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京沪高铁今正式开通民航受冲击打响价格服务战
京沪间不同交通方式成本比较(来源:京华时报)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京沪度若飞。1318公里,4小时48分,中国两大城市的心理距离即将再次刷新。今天(30日)下午,第一列京沪高铁列车就将驶出北京南站。

  下月初起航空票价大打折扣

  坐地日行一万里,贴地飞行的高铁给航空业带来了什么?新闻纵横值班编辑沈静文昨晚随机拨通了一个票务代理点的电话。

  记者:您能帮我查一下这两天去上海的机票最便宜的是哪天呢?

  客服:这两天都不太便宜,估计得下个月月初,2、3号左右能便宜,5折左右吧,4到5折。

  记者:为啥这两天没有便宜的?

  客服:这两天高铁没开呢,开了就打4、5折了。

  记者:这两天大概什么折扣?

  客服:都得8折左右,1000块钱,

  记者:有那么明显吗?高铁?

  客服:那当然了,非常比火车票不贵多了吗,高铁550,4个小时,飞机来回得5个小时呢,再说都是新鲜呢,谁不想坐一次试试?

  记者:您那儿高铁的票能买到吗?现在?

  客服:能啊,随时都有,半个小时就一趟,多的是。

  在这位工作人员的笑声中,事情似乎再简单不过:快捷、便宜,都是硬道理。这个道理,在京沪高铁的另一端,也在不断得到印证。

  高铁密集开行优势更易得到凸显

  在高铁价格公布之后,航空公司主动打响了价格战,低价自然成了揽客的重要砝码。

  以7月1日为分水岭,1日之前,机票基本维持在8折甚至是全价;而进入七月,3.5折的机票铺天盖地,早晚高峰时刻也能轻松买到。这让很多旅客颇感意外。

  旅客:原来想都没敢想,一般都是全价票比较多。我觉得还会上去,短期的一个竞争吧。

  依据此前武广高铁的开行情况,京沪高铁开通后,受冲击最大的并不是京沪航线,而是高铁沿线城市之间的短途航线,因为这些线路原本的航班并不太多,高铁密集开行的优势更容易得到凸显。

  东航总经理马须伦:800公里以内要加快调整航线网络。比如北京到南京的,天津到上海的,济南到上海的可能都会受影响。我们都会认真分析,判断,灵活的调配。

  空铁大战,除了比价格,还要拼服务。东航、南航、国航等航空公司选择了携起手来,主动出击。目前南京到北京,天津到上海航线,已经效仿京沪航线模式,推出了空中快线的服务。东航也表示,他们正在计划与铁路部门商议,在天气恶劣,飞机不能正常起飞的情况下,为旅客预留高铁座位。

  航空公司的主动出击并非没有道理。根据高铁设计,每天将有15.4万名旅客乘坐90对京沪高铁列车往返于这条南北大动脉。不到5小时的旅程,即将悄然改变许多人的生活。北京交通大学教授欧国立昨天深夜接受新闻纵横实习编辑崔天奇采访时表示,这股“高铁热”来得凶猛,然而合情合理。

  欧国立:京沪高铁通车实际上使得这条运输走廊上的运输资源的配置会发生一些比较明显的变化。现在来判断,京沪高铁的开通可能会从民航分流一部分旅客。有人判断大概是20%左右初期,到底是多少,当然我们可以去观察,但是总的来说京沪高铁的开通使得一部分民航的客流转向高铁,这是肯定的,必然的。

  航空一般是点到点,从北京到上海或者从上海到北京,更多的它是连接两个点,着陆也是在两个点。而铁路则是一条线,这条线所经过的地方,能被沿线的社会经济发展都能带来更多的机遇。

  民航业:压力不言而喻

  面对受天气影响更小、延误次数更少的高铁,几年如一日经营着京沪“黄金航线”的民航业,承受的压力不言而喻。对此,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服务副总监张春枝并不避讳。

  张春枝:高铁的提速对我们航空公司的工作来说是一个动力,过去都是同类的航空在竞争,未来高铁时间越来越短了,它不受天气原因,正点率可能要比航空建设更好,我们如何来保证航班正点,更好地提供优质服务。

  第二,高铁对京沪航线多少还是有点影响,特别是支线,比如济南-南京这条线可能多少有些影响。未来我个人认为,在京沪快线上如何加密,如何缩短在两头的时间,如何通过一张卡直接刷一下就能上飞机,这种形式可能更快,但是这个只是一个想法。

  第三,应该空地联营相互帮助。其实如果我们未来空地一致起来,一张票等于解决机上,又能解决地面,同时还有互补的情况。比如我们未来北京天气不好的情况下,我们飞机备降石家庄和天津,我们用高铁车可以运到北京来。作为客户来说,空中也好,地面也好,只要方便快捷,旅客是会欢迎的。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