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提高个税起征点 会助长通胀吗

2011年07月18日 07:24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编辑先生:

  不久前,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个人所得税法,将个税起征点从现行的2000元提高到3500元,有人说,本次上调个税是幅度最大的一次,超出了人们的普遍预期。请问,个税起征点的提高真的会助长通胀吗?读者 艾苷井

  笔者认为,此次个税上调无疑对提高中低收入阶层收入有显著利好;同时,在当前CPI逐月攀升、稳定物价成宏观调控首要任务的背景下,其对当前通胀治理的积极作用也不容忽视。

  起征点提高不会助长通胀

  对于个税起征点提高所间接造成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进而对物价上行造成的直接效果,有观点指出,收入上升意味着人们购买力和消费倾向上升,从而导致消费供给品的价格上升,进而可能助长通胀。

  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搞清楚当前通胀的成因。如果通胀源于供少于求,属于需求拉动型,则收入增加引致的需求增加必然会进一步加剧供不应求局面,进而推升物价水平。但是,当前我国通胀的成因更多地呈现出成本推动、输入性因素和供求结构错配相结合的综合性特征。需求因素所起的作用并不显著,即使有,也主要是由于投资需求增加所引起的生产资料价格上行,进而扩展到消费价格领域,这主要是政府或者企业行为,与个税起征点提高所可能造成的居民消费增加性质截然不同。

  而且,个税起征点提高后,考虑到恩格尔定律的存在,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可能会主要体现在非日用必需品的增加上,而对粮食、蔬菜、副食品等增加消费的幅度可能会很小。在当前物价形势主要由食品价格所主导的背景下,这种对通胀的推升作用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因此,本次个税起征点上调不会形成对当前通胀局面的显著推升作用。

  加大对通胀的容忍度

  当物价上行速度加快时,最先受到影响的便是工薪阶层和低收入群体。由于物价的上涨,会直接降低其生活质量。如果通胀形势进一步严重,则可能降低居民的满意度,进而影响到稳定和谐的社会局面。

  在本轮物价上行压力可能长期存在,3%以上通胀水平将维持较长时间的背景下,如何降低通胀负面效果,增加社会对通胀的容忍度是一个重要问题。笔者认为,一种有效的途径就是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变相抵消通胀对实际收入的影响。而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有多种途径——

  一是提高工资水平,这种效果最为显著。例如,根据日前出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未来5年,我国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以上。但在劳动力成本已然高企的背景下,直接提高工资水平势必会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不利于企业的正常运营。因此,实施空间较为有限,受到制约的可能性较大。

  二是间接提高实际收入,即在总体收入标准未变的情况下,使得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其中减税就是一种重要方式。通过本次个税起征点上调,可以直接达到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目的,以扣除“三险一金”后月入4000元为例,上调后实际可支配收入将增加4.2%。这体现了国家对因物价上涨等因素造成居民生活成本上升的一个补偿。无论是直接提高工资还是间接增加可支配收入,都体现了这样一种政策信号,即通过提高居民收入来提高社会对通胀的容忍度。

  扩展物价调控政策空间

  在当前稳定物价成为宏观调控首要任务的背景下,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都加大了力度。但是,随着各类政策措施的相继出台,在对物价上行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负面效果,比如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出现困难,各类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PMI(采购经理指数)接连走低,经济增速趋缓等。这些负面效果的存在,使得处理好防通胀和稳增长关系的难度加大,各类政策的出台变得更加谨慎,相应的政策空间也有所缩小。

  此次个税起征点上调,直接效果是促进了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一方面,可以促进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这对于改变当前外贸逆差缩小、经济主要靠投资拉动的局面,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无疑具有一定利好。另一方面,个税起征点的上调,主要是对工薪阶层的影响较大,这种对其收入的间接促进作用,可以部分削弱其对提高工资收入以使可支配收入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的诉求,从而部分减缓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改善企业经营状况,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有利于促进经济的有效运行,助力经济增长。

  当前来看,我国物价上涨的势头仍在延续,经济稳定发展面临的局面也日趋复杂。可以说,此次个税起征点上调,对于当前通胀治理、对于处理好稳增长与防通胀的关系,都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利好。(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 申世军)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孟欣】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