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通胀将向非货币因素转移 紧缩政策不可“孤行”

2011年07月18日 10:29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持续的政策紧缩,已使政策的“双刃剑”作用越来越明显,正面作用越来越小,负面作用越来越大。

  加大对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倒是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

  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眼下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就是产能过剩与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控制和转型问题。

  近一段时间以来,温家宝总理多次召开座谈会,与地方负责人讨论宏观调控面临的两难问题。强调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管理通胀的关系,既要把物价涨幅降下来,又不使经济增速出现大的波动。

  必须看到,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形势是相当复杂的,甚至比金融危机爆发时还要复杂。既有外部因素的影响,也有内部因素的制约;既有宏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微观方面的理由;既有眼前的困难,也有长远的矛盾,是一个各种因素综合、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交织的矛盾体。但是,不管矛盾来自何方,也不管矛盾是多么的千头万绪,但最基本的矛盾还是控制通胀与稳定增长的矛盾。任何一方处理不好,都会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就通胀而言,从近一段时间以来的表现来看,已不仅仅表现为流动性过剩的问题,而逐步转移到通胀预期依然强烈、非生产经营性成本居高不下、成本上涨的内在动力十分强烈和民间资本过分活跃等非货币性因素。

  也就是说,在通货膨胀的控制和管理问题上,如果继续满足于宏观政策的调整,而不重视现实问题的解决,那么,控通胀的难度将越来越大,管理通胀的效果也会越来越差。更重要的,宏观政策的不断收紧,对经济发展的负面作用也越来越大。

  从今年以来经济发展的情况看,经济增速出现了明显放慢的现象,特别是衡量经济景气度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已连续多月下降,6月份已比1月份下降了整整2个百分点。虽然刚刚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上半年的经济增速仍达到9.6%,但是,从经济增长的结构来看,政府投资、房地产以及其他非生产性投资对经济拉动的比重仍然很大,实体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一方面,出口受阻的状况没有明显改变,贸易保护在加剧;另一方面,本应对经济起更多拉动作用的消费,并没有有效的启动办法与措施。

  显然,单纯依靠政策调控和紧缩,要想处理好控通胀和稳增长的关系,难度很大。而必须更加现实、客观、科学地分析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矛盾与问题,从笼统的经济数据中走出来,对长期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剖析,找到控制通货膨胀和稳定经济增长的结合点,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两项工作都抓好。

  首先,要切实把握好政策的节奏与力度,提高政策的灵活性。持续的政策紧缩,已使政策的“双刃剑”作用越来越明显,正面作用越来越小,负面作用越来越大。把握政策的节奏和力度,增强政策的灵活性,已成为未来一段时间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客观地讲,政策不能再紧缩了,加息、提高存准率等手段一定要慎用。相反,适度放松货币政策,加大对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倒是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

  第二,要认真处理好眼前与长远的关系。对中国来说,控制通货膨胀是眼前的困难,维护经济稳定则是长远的利益。通货膨胀一定要控制,但经济发展不能受到影响,更不能出现严重下滑。只要经济发展健康,就业能够充分保障,通货膨胀的影响和威力就会大大下降。反之,则问题会复杂得多。所以,既要立足当前,控制通胀,更要着眼长远,促进发展。

  第三,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结构调整和运行质量提高是解决经济问题、克服通货膨胀的根本出路。也正因为如此,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应当转身如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上,而不是“一锅煮”。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有张有弛。眼下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就是产能过剩与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控制和转型问题。必须从政策、资金、税收、土地、环保等各方面入手,解决好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减少高耗能、高污染问题。

  第四,要立足于解决现实问题。对与物价上涨、经济发展有密切关系的一些现实问题,如物流成本过高、乱收费、资源浪费、信贷结构不合理、政府负债沉重、过度使用“土地财政”等问题,必须下大决心、花大力气,一个一个地加以解决,清洁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化解各种社会矛盾。

  第五,要对金融秩序进行全面整顿。针对当前地下金融活动过度活跃、银行信贷结构严重失衡、银行收费极度混乱的问题,开展一次全方位的金融秩序整顿行动。在此基础上,按照现代金融的要求,规范银行的信贷行为和服务行为,建立规范的民间金融发展秩序,提高我国金融的保障能力和服务功能。

  总之,控通胀与稳增长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都要抓出成效。(谭浩俊)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种卿】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