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欧洲最大的私募股权投资集团安佰深宣布,安佰深旗下基金完成对国内领先餐饮企业金钱豹的收购工作。在分析人士看来,两者的合作是“各取所需”——金钱豹正在寻求上市的方式,安佰深基金则能在国内餐饮市场分得一杯羹。
深耕中国市场
据此前媒体报道,金钱豹可能会卖掉大部分股份,而成交价在15亿元(一说17亿)左右。《国际金融报》记者昨日致电金钱豹上海总部,相关人士表示,对此事“不予置评”,且“不接受任何形式的采访”。安佰深中国相关人士则表示,“目前不方便透露具体金额和股权比例。”
据记者了解,零售及消费品领域是安佰深的五大行业之一,安佰深一直高度关注中国消费市场,尤其是食品、饮料和餐饮这一行业的增长。对金钱豹的收购是安佰深自2009年在中国大陆设立分公司以来的又一笔重大投资,此前,安佰深旗下基金在中国的主要投资包括搜房网及休闲服饰品牌汤美费格的中国业务。
近两年来,金钱豹加快开店速度,至今已有18家分店,2010年营收近9亿元。对于选择投资金钱豹,安佰深全球合伙人兼大中华区总裁张曦轲表示,金钱豹拥有独具吸引力的商业模式及优秀的经营业绩。未来几年,“在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的同时,公司有充分的机会将经营足迹拓展到全国各地”。
“粉饰”上市身份
金钱豹“被卖”的消息一经传出,就在业内引起广泛议论。目前的两种说法是:其一,金钱豹董事长袁昶平欲放弃目前的商业模式,想要转战经营类——带有自助餐的KTV;其二,金钱豹想要借壳上市。
对于金钱豹被收购的原因,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陈庚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行业内部竞争的加剧可能是其中的重要原因。“金钱豹开创了高端自助的餐饮模式,作为先驱,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盈利。而随着同类型其他企业加入竞争,它的利润空间在不断缩小。此前传出的管理人才的大幅流动也可能有这方面的原因。”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餐饮业分析师李昕认为,“金钱豹卖掉股份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上市。”李昕对《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一个公司想要上市,如自身存在某种缺陷或“先天不足”,都会去找PE(私募投资)。“金钱豹需要的不是资金,而是一个合法的上市身份。”据报道,金钱豹此前递交的多次上市“送件”均未被获批,很大程度上正是碍于“台湾人”的身份。
别谈外资色变
值得一提的是,每当有外资“碰触”到我国民族品牌企业时,总会引发新一轮的中国民族品牌“沦陷”言论。2003年,“金霸王”电池拥有者美国吉利公司将中国最大的电池生产商福建南孚收购。具体到餐饮业,外资并购同样屡见不鲜。今年5月,国内餐饮业的龙头老大美国百胜集团收购了排行榜上的亚军小肥羊。
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宋颂兴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相对于国外品牌本土化的巨大成本,并购是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更为方便、低廉的途径。
陈庚指出,“大家喜欢热炒民族品牌被收购这个概念。首先,国外资本不断进入中国消费品、零售和餐饮市场,证明中国市场依旧被看好。其次,只要一个品牌扎根在中国,背后是哪些资本在运营我觉得并不重要。”
“目前,不少老字号餐饮企业存在服务差、管理乱的现象,如果引入国外先进的管理方式,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李昕认为,外资愿意投资包括小肥羊、金钱豹等,就是说明看好中国餐饮市场。同时,外资加入也可以提升民族品牌的管理水平。(《国际金融报》 记者陈偲 赵轶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