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难转型
江苏地区在保持多年经济高速增长后,传统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逐渐失去了比较优势,劳动力成本大幅提升、土地资源日趋紧张、环境容量趋于饱和。“腾笼换鸟”的产业转型升级趋势在近几年尤为明显。
对一些中小企业而言,风险最低,也最简单有效的转型方式就是产业转移。但是产业转移能否真正的实现转型升级?
周洁表示,由于缺乏资金、人才、技术等支撑,大量的小型微型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只能做简单加工、初级加工,以低成本进行总量扩张,本身转型升级难度大。这其中相当一部分小型微型企业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落后,资源利用率低、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等问题比较突出。
另一方面,在产业转移的大潮中转型却没能完全跟上步伐,转移不转型的问题仍然突出。对于相对较为落后的中小企业也很难一下转变,下一步如何推进这类企业的转型?坚实科技、管理、人才的基础,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一道值得研究的课题。
为此,省工商联提出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和资源条件,以各级各类开发园区为载体,坚持错位发展、差别竞争的发展思路,即以县域经济为主的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为抓手,加大对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和新型环保等新兴产业的引导扶持,促进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形成一批区域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特色产业集群。同时,加大对重点小企业创业基地和创业示范基地的培育和扶持力度。
政策跟着现实走
工信部新闻发言人朱宏任此前曾表示,根据国务院要求,现正在积极筹备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领导小组会议,研究进一步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对于政府的政策走向,经过多方调研的省工商联也给出了一些建议。《中小企业促进法》、“非公经济36条”、“中小企业29条”、“民间投资36条”等相关法规政策出台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框架已基本形成,江苏省也陆续出台了一些相应政策。但目前这些法规政策仍然比较原则,具有可操作性的含金量大的配套细化措施仍然没有及时出台,导致已有政策难以落实。以促进民间投资相关政策为例,早在去年江苏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以后,就将相关细化措施进行分工,要求37家职能部门及时出台相关措施。时至今日,仅有4家单位出台了相关规定,其余30多家单位仍然不见动静。
另一方面,有些针对中小企业的优惠政策让企业感觉“看得见,摸不着”。如《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而此规定一般只适用于查账征收的企业,同时,由于起征额度过低,且对企业财务管理要求较高等原因,符合优惠条件的企业数量非常有限。
作者:唐蓉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