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民间借贷业态存在多头管理,例如典当行、融资租赁受商务部管理,融资担保受金融、财政部门乃至中小企业局主管。净化民间借贷市场,使之更好地服务中小企业,还需各部门加强沟通协作。
资金供需难对接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而民间资本充裕却缺少投资渠道
“利息这么高,我都想找几个朋友合伙去放"高利贷"。”北京市民刘女士接到担保公司的电话后怦然心动。
大量担保公司之所以能挂羊头卖狗肉,通过放“高利贷”牟利,与目前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而民间资本充裕却缺少投资渠道有关。
担保行业资深专家张国祥表示,银行业务流程长、环节多,与中小企业“额度小、要得急、频率高、周转快”的信贷需求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对接,这给担保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空间。
温州市银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上半年当地银行加大了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中小企业贷款新增207.8亿元,增长8.61%,占全部贷款余额的43.6%。但部分不符合银行信贷政策要求的中小企业,以及对外投资过度、对资金依赖度较高的企业和部分信用实力较为欠缺的新开工企业,只能转向民间借贷市场进行融资,客观上推高了民间借贷利率。
温州市经贸委的调查表明,一季度,当地以往贷款满足程度较高的亿元以上规模企业中,49.2%已开始感觉资金面吃紧,而中小企业更普遍感觉贷款难。全国工商联近日的调研也显示:90%以上的受访中小企业表示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小微企业的融资状态更为窘迫。
与此同时,银行机构与民间的闲置资金纷纷加入民间借贷大潮。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指出,在股票市场持续低迷、房地产市场被限购的情况下,部分资金通过担保公司、理财产品、信托和民间集资等途径,进入到民间拆借市场。
中国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的调查表明,有89%的温州家庭(或个人)和56.67%的企业参与了民间借贷,当地民间借贷容量达到560亿元。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指出,民间借贷容易陷入借新还旧、越滚越大的恶性循环,一旦资金链断裂,就会面临巨额资金无法收回的局面。而在民间利率高企、民间放贷愈演愈烈的情况下,民间借贷市场会形成泡沫,只有在利率不断上升的预期下才能保持平衡,一旦平衡被打破,后果不堪设想。
这边中小企业嗷嗷待哺,那边大量的民间资本不惜冒险违规借助高利贷平台获益。如何消除阻滞,使“钱流”更顺畅?
专家指出,从根本上说,要让更多合规的金融机构乐意“扶小”。
落实好现有政策。2010年,人民银行等四部门曾联合下发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十八条指导意见”,提出加快发展创业板市场、推动地方政府建立各类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融资担保基金、分担小企业贷款风险、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估体系等措施,有关部门须尽快出台操作性办法,将其早日付诸实践。
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财税扶持力度。比如,目前财税部门对金融机构农户小额贷款的利息收入免征营业税,税收减免抵扣了金融机构开展零散业务时增加的成本,调动了他们服务小企业的积极性。同样的财税手段,也可应用于银行、金融租赁、中介担保、信用保险等金融机构针对小企业的相关业务。
此外,还要发展、壮大现有的小型金融机构,特别是允许民间资本进入,把这些“散兵游勇”、“热钱”变成支持中小企业的“正规军”、“长流水”。
本报记者 曲哲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