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改委某负责人走进社区,跟家庭主妇们畅聊柴米油盐等物价上涨话题。他提到,百姓生活,时刻牵动高层。有关方面就曾先后下发170余道文件给发改委价格司,直指物价上涨问题。(7月31日《京华时报》)
控制物价上涨是发改委职责所在。可数据说明一切,1990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CPI的月平均值为4.81%,这还只是官方的保守数据。有分析师认为,如果在1978年拥有100万元,按购买力论,到现在只值当年的15万元,即通胀“偷走”了85万元。
目前,垄断性机构掌握着行业的话语权和定价权,而他们罔顾社会责任的行为,使物价上涨打上了深刻的垄断烙印。如今,资源性商品、原材料、资金、交通等基础性商品,无一例外都被国有企业垄断着。正如有人所提到的,这些基础性商品价格上涨是物价上涨的源头,会通过生产、流通、销售各个环节传导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种情况下,按道理,发改委首先应该监管的,就是这些垄断巨头。可是,面对油价、电价、银行收费、过路费和各种原材料的价格上涨,有关部门却一再选择默认,甚至帮其辩解。
置垄断性行业的涨价行为于不顾,却一味地抓住竞争性企业的小辫子,显然是舍本逐末。如此控物价,即使出台再多的文件,也难见效。
此外,正如弗里德曼所言,物价上涨,自始至终都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的超发是物价上涨的根源。一边“着手”控物价,一边又“大踏步”地往外发钞票,胳膊扭不过大腿,这种互搏的结果当然只有一个,就是物价如脱缰的野马般一路狂飙。(彭兴庭)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