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消费者物价指数)与百姓的“钱袋子”赛跑,究竟谁跑得更快?
在CPI接连攀高的情况下,这两个“运动员”的赛跑,结果似乎没有悬念,一般人都会“投注”CPI。可是近日来自统计部门的报告称,上半年31个省份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全部“跑赢”CPI!
这是一个十分出人意料的统计。在猪肉、大米、蔬菜等基本生活用品都豪涨数倍,而大部分百姓的收入还步履蹒跚的情势下,“钱袋子”居然胜出,这还能不是一种奇迹?
“钱袋子”本来就已紧缩,相信它不可能对“统计裁判”“潜规则”而造成“黑哨”。但如何理解这种“感觉落差”?媒体记者为此采访中国劳动学会薪酬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孙群义。孙分析,各省区市半年报的数据主要来自统计部门。其方法为抽样统计,不可能覆盖到所有人,因此数据不可能保证100%准确。民众的收入有增加的、持平的和下降的。对于持平和下降的人员来说,会明显感觉自己的收入没涨,但物价却实实在在地涨了。而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很可能是由于一部分人的收入增幅较大,带动了居民收入的整体情况显示为增加的情况。也就是说,部分人收入“被增长”了。
这让人想起一个类似“智力急转弯”的题目:一个统计学家、一个地理学家、一个长跑冠军在沙漠里迷了路,谁活下来的几率最大?———答案是统计学家,因为他们的“水分”最多。
在感觉与统计的反差出现鸿沟时,人们难免把“居民收入增速跑赢CPI”理解为“统计跑赢CPI”。
统计是一个复杂的程序,我们有权怀疑,却无法断定。现在即便相信“钱袋子”跑赢,也说明不了“钱袋子”如何了得,因为在“钱袋子”前面,还有遥遥领先的国家财政收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GDP同比增9.6%,而城镇居民收入实际增长只有7.6%。这与“十二五”规划要求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存在不小的距离。
因此,对统计数字,我们无论信与不信,“钱袋子”都不是真正的跑赢者。
何龙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