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评论:战通胀还得再加息

2011年08月10日 09:44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国内是创37个月新高的6 .5%的消费者物价指数,国外是欧美债务危机阴霾不断。政策是首鼠两端地观望,还是抓住重点有所作为?笔者认为,在通胀趋势没有得到明确控制前,宏观政策的放松只是市场的一厢情愿。考虑到前期的一些行政措施的退出,三季度的价格形势不容乐观,在金融市场回复平稳之后,央行9月份还应果断加息应对通胀。

  分析7月份的C PI构成,食品依旧是价格上涨的推手。未来,食品上涨的压力是否能够回落?看看最近一段时间的新闻:金龙鱼领涨食用油,猪肉才稳羊肉鸡蛋开涨,土洋快餐相继提价……恐怕很难轻易得出价格即将见顶回落的判断。

  而且,7月份非食品价格走势也值得关注,除衣着环比负增长,交通和通信持平外,其他5类均上涨,结构性通胀或有向全面通胀转变的趋势,这也反映了劳动力成本上涨的中长期趋势。另外一方面,行政部门对企业的约谈虽暂时打消了企业二季度涨价的意图,但管制只能延缓企业涨价的时点,或是逼着企业减少分量、变相涨价。

  就外部经济环境而言,最近这几周的确不宜轻易行动。但是,在全球金融市场情绪稳定之后又应如何决策?有一点可以比较确定,新一轮量化宽松或许就在眼前。美债危机已经证明美国的财政硬约束,解决美国的经济增长困局恐怕仍在相对软约束的货币政策方面,即Q E3上。国际市场也开始谈论英格兰银行(英国央行)量化宽松的可能。此前,日本、瑞士相继表示将进行政策干预以抑制本国货币升值。如果全球主要经济体进入新一轮量化宽松周期,那么,因欧美债务危机而回落的大宗商品价格,恐怕中期又将重回升势。

  笔者认为,在欧美债务危机引发的金融市场动荡平复后,国内宏观政策的重心将重新回到既定的通胀管理之上。这是因为,“国内通胀预期依然较强,稳定物价的基础还不牢固,一旦政策松动就有反弹的可能。”央行在8月初的半年工作会时曾重申,“下半年,坚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必要的政策力度”。由此看来,央行在8月底继续加息的可能也无法排除。

  另一方面,回顾既往政策调控的进程,决策层往往要在CPI稳定回落3、4个月后才会认为宏观调控在物价方面取得确定性的成效。而眼下,经济学家已普遍将通胀顶点后移到三季度,也有观点认为至少要到十月才能见顶,如此看来年内1到2次加息应在预期之中。

  刘振冬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