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布的7月CPI再创新高,其中猪肉价格上涨了56.7%,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约1.46个百分点。随后,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表示,国家不会打压猪肉价格。既要维护养殖户,又要维持市场稳定。
猪价高对养猪户是好事吗?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搜猪网,对养猪户进行了在线调查。参与调查的485名养猪户中,有34%的人认为猪价涨是好事,但近一半的养猪户认为“不好说”。更令人惊讶的是,国家用补贴、保险等经济措施给养猪户发钱,以期稳定市场,但52%的养猪户并不认同这一做法。
本报记者多方采访养猪户发现,和发下来那些看得见的“真金白银”相比,养猪行业更需要政府给些“看不见”的“实惠”:比如加强基层防疫体系,健全行业信息、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扶植养猪合作社等。
目前参与本次调查的养猪户中,有育肥猪50到500头的占57.6%,500到1000头的占18.7%。该项调查仍在进行。
把猪价当股价研究
在北京市吉利恒生农贸市场的一个猪肉摊上,排骨每公斤36元。有顾客嫌贵,摊主皱着眉:“你没看电视和报纸上都说了吗?进价贵!”
老百姓用菜篮子能感知到的,已经是猪价波动的最后一个环节。
搜猪网紧盯着猪价波动。从玉米、豆粕、小麦麸等饲料成本,到出栏母猪、仔猪、猪肉等猪价,都被其按日报、周报、月报等时间段逐一列出,加上养殖盈利、流通屠宰等环节的种种分析,涉及养猪到猪肉的每个环节。
“猪市就像股市一样,每天都在变化。”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顾问冯永辉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对基层养猪户来说,政府公开发布的信息远远不足以用来实时判断猪市的波动和走势。为此,这个网站聚集了来自全国能上网的数千名养猪户,还有各地的供应商等,每天汇总各地的数据。“我们根据一线数据发布的生猪市场走势预测,和市场不会差距太大。”
冯永辉认为,疫情对生猪产业和猪价波动的影响最大。从2006年至今,猪价暴涨暴跌,连续两次“坐过山车”。“自1984年以来,像这样连续大幅波动的情况,前所未见。”冯永辉说,市场需求变化不大,再排除养殖成本上升等因素,疫病是导致猪价波动的最难控制因素。
对养猪户的调查印证了冯永辉的说法。在对“猪价为何暴涨暴跌”的多项选择中,416名养猪户选择“疫病影响”。此外,339人认为有“养殖成本太高”的原因,还有278人认为,散户大量退出养殖行业也是猪价波动的要素。
中国畜牧业协会副秘书长马闯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其实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养猪业是单纯靠规模化企业完成的,除了美国养1000到5000头猪的养殖场较多外,丹麦等欧洲国家的养猪场规模都比较小。“可是在中国,养殖户的发展缺乏规划,好的时候一哄而上,不然就一哄而散。”
用冯永辉的话说,10年前,中国的养猪户基本都是庭院养殖,属于游击队,“行情好就上,行情不好就撤。”近几年,由于疫病、猪价波动等原因,坚持养猪的散户越来越少。这两年劳动力成本上涨,外出打工的收入变高,还不用承担猪死、猪病等养殖风险,使得退市者越来越多。整个行业在洗牌,适度规模化猪场是未来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