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还以为是天方夜谭--极度缺水、生态脆弱的西北沙化地区,赫然冒出一个耗水占地、违规建设的高尔夫球场。
陕西榆林的“沙漠高尔夫”堪称“史上最牛”,暴露出的问题更是触目惊心。
“牛”在何处?一是选址“牛”。据统计,一个18洞的高尔夫球场,每天用水量在2000至2500立方米;而干旱地区耗水更加惊人。榆林位于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漠的交界处,是国内沙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水资源极度匮乏。在此地选建高尔夫这一供极少数人用的“人造绿洲”,超乎常人想像,投资者和当地政府可谓“勇气可嘉”。
二是建设“牛”。虽然高尔夫球场审批早已叫停,但这样一个占地数千亩的项目,竟然不用办审批手续就能上马。投资数亿元建设,每年每亩的用地管理费不过区区百十元。如此低廉的成本,让人不禁对投资者的“待遇”刮目相看。
三是包装“牛”。地方在这一高尔夫项目的包装上煞费苦心。“沙漠高尔夫”所在的位置,是当地的国家沙漠森林公园,在协议中被称为“草坪球场”。如此“粉饰”后,高尔夫球场对外宣称旨在“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功能”。每场1100-1800元的价格,真不知多少市民能消受得起!
早在2004年初,国务院便下发了《关于暂停新建高尔夫球场的通知》。此后,相关禁令更是三令五申。但一个令人尴尬的现实是:一些地方的高尔夫建设不但没有偃旗息鼓,反而变本加厉。截至2010年年底,全国已经完成兴建高尔夫球场600余个,这还不包括正在兴建以及大量的练习场。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违法占地、违规建设高尔夫球场问题扩展势头明显,而且呈现从沿海地区向东、中、西部全面蔓延的趋势。“最牛高尔夫”的出现,可以看出少数地区的“高尔夫冲动”,已经到了何等触目惊心的程度!
“最牛高尔夫”的背后,还暴露出近年来高尔夫违规建设的新动向。比如,高尔夫违规建设在中西部地区有所蔓延。其次,与以往赤裸裸地强占农民耕地建高尔夫项目不同,这类项目大多穿上了“马甲”,常以“体育公园”、休闲俱乐部等为名钻审批空子。这类违法违规行为更为隐蔽,查处难度也更大。
为何多道禁令都遏制不住高尔夫的疯狂?这背后到底有多少鲜为人知的秘密?人们关注,不管高尔夫球场有多“牛”,都应该彻查到底,维护政令权威性和政府公信力。(“新华视点”记者陈芳、叶锋)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