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评论:工资条例难产根子何在

2011年08月24日 08:23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据报道,由于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各部门难以达成一致,《工资条例》出台时间再次被推后。据称,在《工资条例》草案中,最低工资以及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等规定遭到全国工商联等部门反对,而有关“同工同酬”的规定,也没有找到令国企和相关部门满意的解决方案。

  酝酿三年有余的《工资条例》,再次陷入僵局。这个僵局,应该在意料之中。工资条例何以“千呼万唤出不来”?在一个工会刚性不强,劳动者如一盘散沙无依无靠的情境中,面对强大的资本力量和利益集团,这个法律的难产天生就注定了。其实,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早在2000年就出台过《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至于“同工同酬”,《劳动法》第四十六条,《劳动合同法》第十一条、第十八条等,也都作过详细的规定。然而,这些白纸黑字,最后都成了一张画饼。

  其实,社会发展至今,劳动者最缺的并不是法律。从最初的《劳动法》,到《劳动合同法》,法律一部比一部好,一部比一部“偏向劳动者”,甚至到了苛刻的阶段。即便有一天这个《工资条例》出来了,但在劳动者博弈地位缺席,如一盘散沙般弱势的情况下,“工资协商”、“同工同酬”等要求,仍将会轻易被资本和权力联手化解。

  在法理上,劳动者有“三权”,一为团结权,即组织和参加工会的权利;二为集体谈判权,比如这个“工资集体协商制”;三为行使团体行动权,如果谈判不成功,劳动者还有通过工会进行罢工的权利。

  可见,在劳动者权益地位的保障中,工会始终处于关键的地位。就拿“工资集体协商制”来说吧,所谓集体协商,就是通过企业(雇主)与工会(工人)之间的谈判来决定工人工资,签订集体合同的一种制度。然而,我国的工会又怎么样呢?工会人员附属于政府、企事业单位的特征,就表明了工会在维护工人权益中,扮演的将是一个并不有力的角色。现实中,工会热衷的就是一些不痛不痒的“送温暖活动”。

  劳动者需要法律来保护他们,但他们更需要的,是法律允许他们保护自己。

  □彭兴庭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