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主办的“2011年下半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高峰论坛”日前在北京举行。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表示,今年我国财政政策框架非常明确,在货币合乎规律地回归稳健的情况下,财政必须保持继续积极态势,体现出一定的扩张特性。
贾康分析指出,首先,2008年底开始的4万亿元政府项目投资,今年仍需后续资金投入。这种实际的资金需求必须得到满足,否则容易出现烂尾工程。这应在财政政策能够带有一定扩张特色的时候,把已经投入的项目的后续工程资金衔接好。
其次,在民生改善方面还需要大量资金,最明显的是新医疗改革。我国已明确要用3年时间建立覆盖全体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最初测算新医改需财政资金投入8500亿元左右,这8500亿元和4万亿元基本没有重合。到目前已经投入数千亿元,预计至全体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体系完善,总投入资金约1万亿元。这在客观上要求财政政策具有一定扩张性。
再次,某些局部的基础设施方面表现出明显的瓶颈制约,亟需完善。基础设施等社会生活支撑要素的瓶颈制约一旦凸显,便可能对整个社会经济运行形成威胁。比如前期出现的京臧高速部分路段拥堵、北京市内交通体系拥堵等。完善基础设施、实现设施设备的升级换代需要大量资金资源的投入,其中就包括财政政策的支持。
最后,缓解物价上涨压力,同样需要财政政策的结构性扩张来增加有效供给。现阶段的物价上涨,其第一大因素便是食品价格的上涨。物价指数上涨有75%至80%是食品价格造成的,另有10%至17%是房价因素。因此,在货币政策适当抽紧的同时,财政政策必须尽快有针对性地发挥其“点调控”功能,提高有效供给,例如给予种粮和生产农副产品的农民补贴,以激励粮食和农副产品的供给,即增加有效供给,促使供需趋向平衡,以平抑物价。另外,调控还需动用储备物资,如将国家库储猪肉投放市场,起到平抑猪肉价的作用。又比如住房问题,增加公租房供给已经成为我国房地产业重要调控方向,但加快公租房、保障房的建设,显然需要财政支持。这些配之以财政支持的政策性补贴,都需要运用国家财政支持。
因此,当前财政政策仍需要保持积极姿态和一定扩张性。但有了这样的积极姿态和扩张性,并不意味着该格局就可以持续延续下去。现在我国经济已经进入高涨期,从过去经验看,这种经济发展态势至少延续3至5年。
在保持政策基本框架前提下,我国财政应审时度势,掌握扩张的力度,没有必要就不再增加扩张方面的砝码。而且从逻辑上讲,明后年财政政策将自然进入扩张淡出时期。记者路虹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