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兰州:稳物价是民生核心 打好物价调控组合拳

2011年08月26日 11:04 来源:兰州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8月25日,市长袁占亭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调控监管确保市场价格基本稳定的通知》精神的贯彻落实工作。会议传达学习省政府通知精神,分析我市当前消费价格形势,就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确保群众基本生活等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

  稳定物价是当前最大的民生

  在听取了市发改、财政、物价等部门关于我市市场价格情况和困难群众生活保障情况的汇报后,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努力保持物价基本稳定,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我市价格总水平与全国其他省市一样,面临很大的上涨压力,给广大群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众生活带来了较大影响。会议强调,稳定物价是当前最大的民生,要充分认识当前物价工作的严峻形势,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通知精神,坚定不移采取各项调控措施,坚决遏制物价过快上涨势头,努力实现全年物价调控目标。

  打好物价调控“组合拳”

  会议指出,各县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迅速行动起来,采取果断措施,坚决控制物价总水平,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促进全市经济平稳健康运行。要进一步重视和密切关注物价问题,把保障市场供应、维护价格稳定的任务分解落实到各相关部门,财政、工商、商务、民政、质监、农业、统计等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加强协同配合,形成合力,切实做好全市物价调控监管工作。特别是要综合运用宏观调控手段,从回收流动性、增加农产品供给、减免流通环节费用、打击投机炒作、严控出台政府提价项目等多个环节入手,打好物价调控“组合拳”,努力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做好产销衔接 真正益民便民

  会议强调,当前,各县区、各部门要把保持物价稳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千方百计采取有效措施,让市民的菜篮子拎得放心一些。要着力构建渠道畅通、安全便捷、服务高效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保障市场供应充足,做到货源充实、品种丰富、质量放心,满足群众日常生活需求。尤其要提高主要蔬菜品种的“自给率”,从而减少蔬菜供应过程中的流通成本,减轻市民负担。要大力创新经营模式,积极推进菜市场标准化建设改造,实行“农超对接”、“农市对接”,扶持农产品龙头企业、经营大户进入农贸市场“直营”,多搞益民菜市、益民菜摊,进一步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做好产销衔接,真正益民便民。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必须全面清理市场不合理收费等,控制过高收费,合理制定收费标准。要实时监控和分析市场动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市场价格不产生大的波动。要确保“绿色通道”的畅通,坚持落实好部分生产及生活资料方面生产、运输、检疫方面的减免政策,降低成本。要加强市场监管,切实整顿规范市场价格行为。严厉打击价格欺诈、囤积居奇、串通涨价、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要严格控制出台政府提价项目。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宣传政府在发展生产、促进流通、保障供应、加强监管、安定民生方面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及时发布重要商品市场供求和价格信息,用真实、权威的信息,增强群众信心,稳定社会预期。

  会议强调,今年以来物价上涨中,猪肉、瓜果、鸡蛋、鲜菜和水产品等价格涨幅更为明显,也因此对市民日常生活影响更大。市物价局和民政局等单位要及时掌握物价动态,适时启动价格补贴联动机制,市财政局从资金上给予支持,给低收入群体发放生活补贴,消除物价上涨对低收入群众的影响,保持社会和谐稳定。要着眼长远,加大果蔬、肉禽流通市场的建设,确保我市市场供应总量增加,价格平稳。同时,要做好储备商品特别是越冬蔬菜储备调运和投放的准备工作,切实加强市场供应和调节。

  明年起设立市级物价补贴基金

  会议决定,从明年开始,市上将设立2000万元的市级物价补贴基金,主要用于蔬菜副食品、肉类生产加工及流通环节的补贴等方面,从而平抑物价。另外,今年9月、10月、11月,市政府每月将对各县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进行考核,对涨幅超过上月的县区予以通报批评并进行约谈。年终,对价格管控不力、造成重大影响的县区,市政府将对第一责任人实施问责。市政府将组织有关部门成立督查组,适时对市场价格涨幅较高的县区进行督促检查,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会议听取了省上考核8项指标完成情况和14个市州主要指标排名情况的通报,会议听取了2011年政府工作主要任务完成情况的汇报,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市政府《关于推进工业率先跨越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与中央企业战略合作的实施意见》。(记者 司成宏)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种卿】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