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大量燕窝非正常进入我国 中马检疫部门均难监管

2011年08月30日 06:15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近日,“血燕”一度成为热词。8月15日,浙江工商部门称抽检的诸多“血燕”产品中亚硝酸盐含量最高超过350倍,100%不合格。

  8月27日,马来西亚农业及农基工业部专程在上海召开新闻发布会,称马来西亚只出产白燕,没有所谓“血燕”。

  “血燕”如何进入中国市场?形成了怎样的产业利益?“血燕”事件进一步发酵的背后,诸多问题等着被解答。

  血燕原料质量低劣

  “血燕”事件发生前,盛行的说法是:金丝燕在筑燕窝时,会吐出燕血,从而形成红色的“血燕”。

  近10年来,在东南亚兴起了“家养燕窝”产业,在人工搭建的房子里生产的燕窝称为“屋燕”,而把从野外采集到的天然燕窝称为“洞燕”。洞燕因其受矿物质影响导致颜色不同,有白燕、黄燕和红燕之分。人们习惯将颜色趋为红色的洞燕称之为“血燕”,但此种燕窝的产量非常低,在马来西亚和印尼,当地人都难得一见。

  那中国市场上的“血燕”从何而来?据马来西亚知情人士透露,燕窝染色已经成为了燕窝加工业一个重要门类。其中最主要的方法是“鸟粪熏染法”———将燕子粪便放在一个大槽中,再将燕窝搁在铁丝网上,通过在下方加热,使燕窝表面呈红褐色。

  在马来西亚,所谓的“血燕”的价格远低于白燕,因为“血燕”的赤红色会掩盖燕窝本身的异色和杂质。用于染“血燕”的原料,往往是质量比较低劣的燕窝原料。

  血燕非我国承认保健品

  燕窝作为中国高档补品市场中的一员,被冠之以的功效是:滋阴、润肺、补虚、美容养颜、调节内脏经脉紊乱等等。销售者称,血燕难得,因此功效尤甚。但事实上,血燕等“养生极品”并不在国家药典目录中,也非我国承认的保健品。尽管如此,中国市场对于燕窝的需求令人惊诧。

  根据马来西亚国内的估计,该国每年燕窝产量达到60吨,90%以上的出口地是中国。

  一位业内人士称,“血燕”购买者多为收入较高的人群,这个群体之间会相互影响甚至攀比购买高档滋补品,购买的血燕大部分用于送礼,另有部分供自己食用的,与其说是滋补品,更大意义上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 追问

  问题血燕如何“飞”入中国?

  有关专家认为,问题血燕“飞”进中国市场至少存在两个漏洞,一是各地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的标准并不统一;二是有大量血燕是走私进入中国的。

  据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2008年从马来西亚进口的燕窝是0.379吨,2009年是6.218吨,2010年是8.689吨。而根据马来西亚国内的估计,该国每年燕窝产量达到60吨,90%以上出口中国。

  前后两组数据间的巨大差距,源于燕窝大多通过转口贸易或不正常手段进入中国。例如中国内地各地口岸都允许私人携带部分燕窝,数量规定不一,最高可达2公斤,这为大量绕过监管渠道的燕窝入境提供了方便。而这些不正常贸易形式,导致中马两国的检验检疫部门都难以监管。

  血燕利益有多少?

  进入中国后,燕窝被裹在豪华包装中,登上各地经销商的货架。此时,富含亚硝酸盐的血燕成为燕窝中的珍品。

  曾有媒体报道,普通燕窝的市场价格一般为“白燕”每50克是3000-4000元,而“血燕”价格远高于白燕,每50克价格在3000-10000元之间不等,京城某药店也有高达每50克11980元的血燕出售。

  8月16日,国家工商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流通环节燕窝市场专项检查的通知》要求,对发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燕窝,一律责令经营者停止销售,下架退市,依法查处,该销毁的坚决销毁。(记者朱柳笛 孔璞)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段红彪】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