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解剖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两难题 融资难是主因

2011年08月31日 16:58 来源:经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温州今年以来屡屡成为舆论的焦点:从“倒闭潮”到“崩盘说”——这个中国外向型经济的“桥头堡”正遭遇新时期的发展困惑。为此,本报赴温州实地调查,辩证分析这一时期温州中小企业发展的现实状况。

  危机之辩

  受多重因素困扰,有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选择暂时性“休克”,但在市场转暖时又会恢复生产。

  “我认为今年中小企业生存的压力比在金融危机的时候还要严峻得多。”温州市中小企业协会会长周德文不赞成“倒闭潮”的说法,但是他坚持认为当前中小企业生存的艰难要超过国际金融危机的时候,“目前,温州36万家中小企业,有20%左右陷入停工或者半停工状态。”

  本报调查发现,目前温州并未出现大面积的企业倒闭,但企业生存状况正处于低谷。温州市经贸局监测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温州眼镜、打火机、制笔、锁具等35家出口导向型企业利润同比下降30%左右。这些企业中亏损的占四分之一多,仅三成企业利润保持增长。

  在永嘉县工业园区里,大多数企业都选择停止扩张,或采取其他策略来节约成本。“只进设备不进人,近段时间企业都尽量减少员工,以前用10个到15个员工的企业将人员削减到3人到5人。”永嘉工业园区管委会经济发展科科长徐伟介绍说。

  但业内专家认为,在市场环境不佳时,选择暂时性休克,其实是发挥中小企业“船小好调头”的经营特色。“我们这里看上去都还可以的,没有什么倒闭的,基本情况都还可以。”宁波甬南针织服装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林营验证了专家的判断,但林营也承认,“这几年实业投资的回报一直在下降,企业很难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更不用说技术改造和产品的转型升级。”

  著名财经评论员叶檀认为,随着生产环境的变化,东部低端制造业的产业转移是一个必然趋势。“如果没有品牌、没有技术、没有定价权的企业还想在东部地区做制造业,发展下去基本上没有活的可能。”

  各方因素指向库存周期。市场萎靡、经营成本上升导致产品库存增加,企业在看不清未来方向时,选择了暂时性休克。毫无疑问,当市场环境相对稳定,库存压力有所缓解时,这些企业就会恢复生产。

  8月23日,汇丰发布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已经小幅回升到49.8,创两个月来新高,已经接近景气临界值。宏远证券高级分析师范为认为:“在宏观经济继续紧缩的前提下,指数仍然出现了上行,表明我们国家经济硬着陆的风险基本是没有的。”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种卿】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