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区直击:
作物大面积绝收
更让村民们头疼的,是“吃饭”问题。
昭通是此次云南旱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记者来到该市罗甸县桃源乡拓谷村,正值抽穗时期的稻田都裂开了口子,一些稻田的裂缝宽达10厘米,能伸进一个拳头。枯黄的稻谷秆耷拉在龟裂的土地上。
拓谷村13社马明章老人在田边欲哭无泪。他说:“活了60多年没见过今年这么旱。往年这个时节,稻谷已经有1米高了,现在却不足40厘米。”由于缺水,很多抽穗的稻
谷都长不出果实。2公里外的桃源水库今年也严重缺水,连供应附近4个村的村民吃水都已困难,不可能用于灌溉农田。“往年一亩田能收800斤谷子,今年可能要绝收。”
据昭通市气象局介绍, 2011年2月至今,昭通降水持续偏少,遭遇春夏连旱,全市平均累计降水量仅为365毫米, 比历年同期偏少37%,为该市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最少。
由于今年的旱情从作物栽种期持续到生长发育期,目前仍未见缓解迹象,作物减产或部分无收已成定局。
目前,昭通因旱共有15条河沟断流,市境内主要河流平均来水量较常年偏少30%左右,全市水利工程蓄水比上年同期减少近1.5亿立方米,且仍在减少。
灾情通报:
52年来降水最少
据云南省气象部门介绍,今年云南省夏旱的范围已超过2010年,且出现了雨季遭遇旱情、洪旱交替、库塘蓄水偏少等新特点。这也是云南连续第3年出现严重旱灾。今年是云南自1959年以来降水最少的年份。
进入汛期以来,原本应该雨量丰沛的云南中部及东部地区降水量却出奇的少。其中,昭通、曲靖、文山中部、红河都出现重度以上干旱,局部地区特旱。
云南省水利厅向本报介绍,截至8月22日,全省河道平均来水量较常年整体偏少36%,已有60余条中小河流断流、近300座小型水库干涸;旱灾已造成8个州市603.6万人受灾,已有227.72万人、近100万头大牲畜出现饮水困难;因干旱造成大春农作物受灾1232.7万亩。
曲靖市气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2010年曲靖也遭遇了特大干旱,但旱情对烤烟的影响仅限于栽种期,到生长发育期时已进入雨季,收成并未受太大影响。而今年的旱情则持续影响到了整个生长发育期,目前仍未见缓解迹象,比去年更严重。
珠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近日发布的消息,进入7月后珠江片区降雨量进一步减少。据统计,7月1日~8月15日,南北盘江、红水河、柳江流域降雨量较多年来同期偏少五成以上。云南省水利部门也表示,云南旱情仍在持续发展。今年珠江上游来水量势必显著偏少。
反思:
丰水区为何“三连旱”?
这已是云南连续3年遭遇严重旱灾。这片群山环抱的土地原本是丰水区,从来都不缺水。据统计,云南境内径流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908条;湖泊面积311.388平方公里,流域面积2920平方公里,人均水资源超过10000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排全国第三。
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开始反思:为何连年大旱?
据曲靖市气象局专家分析,今年夏旱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雨季开始期偏晚,较往年偏晚了15~20天。二是自6月上旬末进入雨季后至今两个月以来,由于大气环流异常,孟加拉湾至云南省东北持续受强盛的副热带高压环流控制,阻碍了印度洋的水汽输送,同时也阻碍了北方冷空气南下,导致进入雨季后降水量异常偏少,出现了1961年以来最为严重的夏旱。
记者调查发现,干旱加重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水利设施荒废。在记者走访的拓谷村,很多排灌设施荒废多年,已被泥土堵塞。村民们坦言,稻田能否有收成,全“靠天”,不过往年是“平一年、丰一年”,而如今却是连年歉收、绝收。
一些地区农田灌溉水渠建好了,可周边水源缺乏,出现“花了钱,仍遭旱”的尴尬。曲靖市马龙县鲁石村村民告诉记者,去年大旱后村里花20多万元建了水渠,如今水渠已长满杂草,无水灌溉,水利设施完全成了摆设。
而珠江上游一些小水电站的建设也被村民们认为是导致干旱的元凶之一。“现在金沙江上下大大小小的水电站不下10个,水被截留了,沿途旱情自然加重。水电站应该具有发电、灌溉、防汛抗旱等多重功能,但现在基本上都是用来发电了。小水电站多是民营资本建设,也没有义务协助抗旱。所以,很多村民对建水电站是很反对的。”曲靖市水利局一名官员表示。 文/图 记者肖欢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