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今天(1日)上午,统计局公布2011年8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PMI指数)50.9%,比上月微升0.2个百分点。该指数是2009年3月以来的次低点,但仍继续位于临界点50%以上的扩张区间。
这样的数据说明了什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巴曙松对此做评论解析。
巴曙松:PMI指数从7月份的50.7%上升到50.9%,就是目前政策在引导经济平稳软着陆,实体经济增长还是比较强的。现在外界很多对中国经济硬着陆的担心,从这个数字来看其实是过虑的。而且从具体细分的数据来看,新出口订单指数是下降的,这显示出支撑PMI指上升的主要是内部需求,所以我们的内需还在明显扩张。所以在当前对中国经济下一步走势存在这样那样分歧的情况下,应该综合评估多种指标和它背后蕴藏的经济含义。
一方面我们在积极采取紧缩的抑制通胀的措施,另一方面通胀压力又比较大,海内外各方都非常关注我们抑制通胀的措施在多大程度上能发挥作用。如果数据表明7月份的6.5%开始在回落,或者回落的幅度比较大,这就表明对通胀未来的走势会偏乐观。
同时从外部情况看,有两个9月份非常重要的经济事件。一是9月20日到21日两天,美联储破例讨论下一步的经济政策。国际市场非常关注它会不会推出第三次量化宽松,会不会再加大美元货币的发行。二是9月27日,德国四年一次的大选启动,大选过程中各方最关注的政策走向就是德国作为欧洲一个强国,在欧洲债务危机,救助希腊以至于西班牙、意大利这些国家的问题上,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德国选民持什么样的政策偏向也直接影响到下一步的欧洲债务危机的解决和欧洲经济的走向。
以今天发布的PMI指标来看,中国经济还是保持比较强的增长的,在政策引导下温和回落。但是外部动荡的趋势在加剧,所以这回直接影响到我们下一步我们政策的一些走向和选择。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