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中国离中等收入陷阱多远? 转变发展方式是关键

2011年09月07日 13:31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今天(7日),德国联邦议会将决定是否通过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德国宪法法院也将在今天再裁定EFSF的合法性。德国宪法法院的裁决结果可能进一步限制德国政府对抗区域债务危机的政策活动空间,整个欧元区的命运也将因此受到影响。除此之外,日本和加拿大,今天将公布最新利率决议。

  其实不仅是今天,近两个月来,世界经济的复苏脚步都走的有些蹒跚。有经济学家甚至预测:世界经济的二次衰退即将来临,而爆发的导火索就有可能是卷土重来的欧债危机。但就在此时,我们听到了不同的声音:“不太可能发生经济的二次衰退,但风险偏高。”这话出自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在结束了5天的中国行后,佐利克昨天抵达新加波。出于对世界经济走势的担心,佐利克正在走东方,试图寻找世界经济的亮点。

  世行行长:中国或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佐利克中国之行结束之时,也留下了不少对于经济结构转型的“药方”。

  以前佐利克的口头禅之一是“开放是美国的一张王牌”, 现在人们关注的是佐利克对世界经济是否面临衰退的判断持有什么态度,他对如今美国经济前景和面临的挑战有哪些看法。佐利克在新加坡发表了一番观点,他说不认为美国会再度陷入衰退,但低增长是不可避免的。此外,他认为美国领导人应该推进税制技术,同时大胆磋商贸易的协议。但他表示,美国面临的长期问题与欧洲区面临的危机又是有区别的。欧洲区国家面临的挑战更加紧迫,而美国的问题虽然不能够永远拖延下去,但眼下并没有那么高的市场敏感性。同时佐利克再次警告欧洲的领导人必须尽快消除欧洲区的主权债务风险。另外,中国和印度则面临着西方经济体实力下滑的可能,面临一些艰难的挑战。

  佐利克离开中国之前的记者会上,有记者问他未来十年中国将会面临哪些风险,脆弱性的因素有哪些。佐利克回答,从短期来看,风险可能是由食品价格等拉动的通胀;从长期来看,拉动中国经济急速增长的因素似乎正在消退,例如资源已经基本从农业转移到工业。而随着劳动力的减少和人口的老龄化,供养退休者的工作人数会可能会不断的减少,同时生产率增速逐渐下降。部分的原因在于中国的经济正在逐渐耗尽基本生产方式转移所带来的收益,加上中国还面临着其他的挑战,比如环境的恶化,贫富差距的拉大,过度使用资源以及碳排放过量等,同时还有服务业发展滞后以及过度依赖外国的市场等。如果不进行根本性、结构性的改变,中国可能会落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从而加剧全球的增长困境。

  佐利克认为,中国不能够仅依靠紧缩的政策来应对通胀,中国正在正确的方向上努力,包括人民币的升值,收紧银行的信贷以及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而他提到的中等收入陷阱,指的是他认为中国很有希望在15-20年之后从目前中高收入国家进入到高收入国家之列,但问题在于中国是不是能够避免中等收入陷阱,井也就是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3000-6000美元之后,国家生产率与收入成长会陷入停滞。

  马光远:中国有望突破“中等收入陷阱”

  佐利克所说的“中等收入陷阱”离中国有多远?中国在未来20年以及更长时间内能够避开中等收入陷阱而保持快速增长吗?全球经济未来的可持续增长出口在哪里?中国之声特约评论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马光远做以下评论:

  问题一:中国“中等收入陷阱”问题会到来吗?

  马光远:佐利克对欧美经济包括新兴市场,印度、中国经济所发表的很多观点,大多数还是相对比较客观的。比如中国目前面临的问题,经济亟待解决的主要矛盾,这些问题跟我们主流的观点并不冲突。但是说到中等收入陷阱,世界上很多国家在进入这个收入区间以后,绝大多数没有突破这个陷阱。对中国来讲,有没有可能成为幸运的少数一部分,也就是说GDP能不能突破8千美元这个大关,步入发达国家的水平,中国面临的选择是:能不能在目前转变发展方式,结构调整、产业转型以及深层领域改革各方面有所突破。如果这些方面实现突破的话,中国肯定能够突破这个陷阱;反之,则比较难。

  问题二:欧洲面临的挑战比美国更加紧迫吗?

  马光远:我们现在不能说欧洲和美国哪个更差,欧洲和美国都面临自身的一些问题。美国现在面临调结构的问题,当然欧洲的主权债务普遍更严重一点,所以两者都面临各自非常突出的问题。美国经济一旦出问题,对全球的打击会很大。但是欧洲现在比美国更危险一点。

  问题三:未来全球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出口在哪?

  马光远:首先,经历这么一场大的危机以后,大家应该有耐心,全球经济可能还会有一个比较长的时间低估期,这个比较正常,千万不要急躁,不要老是预测全球复苏。第二,全球经济在度过这么一个比较长的低估期以后,更重要的是循环性的增长点。我觉得这个增长点其实已经找到了,就是包括新能源在内的一些战略新型产业能不能在技术上获得突破。

  每一次全球经济在落入低估以后,最终把全球经济拉到高点的唯一推动力就是技术的突破和创新。所以包括新兴市场、包括发达国家,目前大家都在寻找在战略信息产业方面的突破。如果在技术层面获得突破的话,全球经济在3到5年的时间内应该可以走出低谷。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