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投资减速为货币政策“松绑”

2011年09月14日 06:48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美欧债务危机不断加剧,全球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深受其害。中国经济难以独善其身,经济减速态势愈加明显,通胀却依然居高不下。在此情况下,中国宏观调控政策应继续紧缩,还是像土耳其、巴西那样转向适度宽松?恐怕仍是两难问题。

  若做一个高度精炼简化的中国经济分析,最具有先行指标特征的观察方向无疑是投资,特别是公共投资。当下中国宏观政策的核心是财政,不是货币。货币实际是从属财政的。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货币创生主体是各类政府经济活动的扩张,所以关键是财政扩张态势是否有所收敛,货币和通胀压力才会实质性减轻。

  关于中国投资先行指标目前呈现出来的几个证据如下:

  第一,宏观决策层态度上发生了变化。“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胡锦涛总书记最近用三个“最严格”强调中国的土地管理制度。“7·23事件”后,中国高铁投资规模开始压缩;停止一切主题公园建设,清理高尔夫球场项目。这些信息表明——中国准备开始接受投资减速。

  第二,现实的财政状况可能也会迫使投资减速。今年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大幅下降几成定局。由于土地出让金收入是地方政府城市基建支出的主要资金来源,可以预期新增的地方政府主导的基建投资大幅放缓或不可避免。

  第三,1—8月累计投资增速虽维持在25%的高位,但其中中央项目已经录得-9%的负增长,而地方项目虽然增长28%,5、6、7、8月份单月投资环比却较为疲弱,分别为-1.54%、-1.3%、1.38%、1.13%。

  第四,另一个可观测的指标反映宏调政策调整的指标是贸易顺差快速增长(一是进口量减速,二是进口价格回落。国内投资减速一般都意味着贸易条件改善),贸易顺差从年初负值回升到6、7月分别为260亿美元和278亿美元的相对高位。

  第五,房地产8月份35%的投资速度和微观层面信号呈现背离。水泥市场在旺销季节到来之前出现价格下跌,尤其是8月中旬华东市场的水泥开始降价。投资可能确定减速了,企业预期的信号往往是最灵敏的、最真实的。

  第六,保障房的高开工率不等同于进度,开工剪彩仪式是很简单的事,实际进度才是真的。目前反馈的信息,政府计划机制或远不如市场有效率。

  从以上论据,我们或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投资增速或真的开始下来了,通胀拐点信心是否能增加?再滞后1-2月,或许数据就更明显了。

  国外市场动荡,一则是其自身债务问题,二则也反映了对于中国数据的预期。中国经济减速了,“中国因素”逐步褪色,跨国公司的利润增长的持续性预期就没有了,大宗商品挺在高位的基石也松动了,反过来也制约了美国量宽的空间,因为即便有量宽三,对风险资产的刺激功效也会大不如前。

  或许,过去两年全球市场格局“美欧股市涨、大宗商品涨,中国股市萎靡”或被逐步颠覆,演变为“美欧股市跌,大宗商品弱,中国股市开始转强”。因为中国投资减速是经济软着陆的良性信号。

  中国投资减速的宏观效应包括:若中国投资明确减速趋势,全球大宗商品或下跌30%-50%;信贷资源能更多分配给私人部门,中小企业融资条件改善,成本降低;由于投资被抑制,青壮劳动力紧张能得到舒缓,工资涨幅能变得平缓下来(刘易斯第一拐点阶段的特征,工资上行更多受到基建和制造业领先的产业结构所决定,更似周期性因素,而不具备长期的可持续性);政府财政从扩张转向中性,财税改革(减税)才有空间(增值税从17%降至13%)。

  对于未来政策,笔者认为,在扩张型财政逐步淡出的核心前提下,货币政策被束缚的手脚可能被放开,做结构调整的空间被打开;中央政府推出一揽子综合性处置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方案,将商业银行从梦魇中解脱出来;逐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自然地逐步释放资金供给和需求;逐步淡出量化紧缩的轨道,改善私人部门的资金供给,提高效率增加供给,形成通胀治理的正向经济逻辑。

  中国社科院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 刘煜辉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