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地沟油:重现餐桌 惊动网络(图)(3)

2011年09月15日 09:28 来源:半月谈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地沟油上餐桌这事得搞“明白”

  一个恶心的传闻终于做实了。地沟油——餐厨垃圾、煎炸废油和地沟泔水,经过一番倒腾,摇身一变成为食用油,再次回到我们的餐桌上。我们可能已经吃了。

  我们吃了地沟油?这是一个担心很久,但一直没能得到印证的事实。可以想象,任何一个听到此消息的人,无不作呕。原因很简单也很直接:地沟油不仅脏而且危害极大,其中多种有毒有害物质会导致肠癌、胃癌等恶性疾病。以前只是在想象中,不少人还不一定相信真有这丧尽天良的事。一旦真的面对言之凿凿的案例,信心的崩溃恐怕比腹泻还厉害。

  因为我们不知道,哪一天买回家的食用油,是不是来自泔水桶里;哪一天我们在小酒馆聚餐,会不会喝上地沟油烹饪的汤?

  公安部统一指挥浙江、山东、河南、江苏等地公安机关,历时4个月成功破获的这起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的特大案件,并非昨日才公布,早先就有地方媒体披露过案情。但是真正带来巨大震动的,是昨日几大央媒和公安部网站详细而周全地揭示出这一“特大”食品卫生案件,已经不是小打小闹的作坊式造假,而是带有明显产业链规模的跨省集团犯罪。这其中暴露的监管漏洞和执法盲区,无不让人触目惊心。按照这样的情形,地沟油上我们百姓的餐桌,岂不是轻而易举、随心所欲?昨日新华社“新华时评”就厉色发问:案件令人惊心,暴露出来的食用油监管机制的种种问题则令人揪心。地沟油黑色经济链正越来越猖獗。而“地沟油”猖獗暴露出属地监管基本变成谁都不管的弊端。究竟谁来监管“地沟油”?

  让人严重不安的还有,随着这一大案的破获,那流向市场、长达数年、散发着严重危害的上万吨地沟油,究竟流向了哪里,哪一些具体地区在污染之列?哪一些商店、哪一些餐馆、哪一些超市进了货并卖出、食用了多少?在所有的报道中不见其详。不知道终端的污染,我们如何做到有效防范?我们既要揭开地沟油流向餐桌的黑幕,更要第一时间告诉百姓,你的周围有没有危险,或者危险还有没有散去。

  淘捞、回收、炼制、加工、销售地沟油,是一种产业存在,本身并不违法。正常的合法的链条是最终炼制成生物柴油等工业原料,卖给需要的厂家。但是这根链条很可能在利欲的驱使下(每吨差价800元左右)发生中途断裂、重接,在炼制环节出现非法提炼成食用油的情况,并最终销向饮食市场,毒害广大消费者。这就把一根白色的产业链畸变成一根黑色的罪恶的产业链。我们要严防死守的是,在商家逐利的本性和淘油者的贫穷驱动之外,用法律的行政的手段拉起一道不容逾越的栅栏来,阻止链条变异。现在看,这道栅栏十分低矮、脆弱。

  有网友昨日在微博上传了【地沟油在各国的待遇对比】——美国:谁产生谁负责,付费让垃圾公司处理;荷兰:“地沟油”做飞机燃料;日本:政府高价回收地沟油当燃料;德国:餐馆与政府签订“泔水回收合同”,地沟油都有“身份证”;英国:专设废油垃圾桶……

  确实,地沟油哪个国家都有,地沟油完全可以变废为宝。多数国家对地沟油有相应对策,绝不轻易发生重回餐桌的荒唐事。为什么单单在中国,就有人铤而走险,不走正道走邪道?我们在挖出地沟油黑工厂、黑销路的同时,应该深刻反思几个为什么——

  为什么地沟油非法炼制不能轻易发现?从公安部这个第一号“地沟油”案可知,发现并不太难。民警就是在接访中听到群众反映而引起警觉,从而顺藤摸瓜的。有管理部门口口声声说发现不易,实属行政不作为或者作为不大。

  为什么地沟油多头监管反而多而不管?一方面,案件暴露地沟油产销往往不在一地,跨地区监管遭遇盲区;另一方面行政机关公安、质检、卫生、工商,甚至市容绿化委,都有监管职能但重复交叉,造成相互依赖。这一监管弊端不除,地沟油变食用就会源源不断。

  为什么地沟油流向不能做到应知尽知?地沟油如果不进口,危害不至于形成,这就迫切要求相关部门建立地沟油预警机制,及时通告百姓流向、品名、流量情况。还有,哪些商家、哪些饭店明知有地沟油勾当而昧良心收购、使用,应该公开曝光,使百姓远离它,让它臭名昭著、倾家荡产。这才是遏止地沟油泛滥的关键。

  阻绝地沟油上餐桌贻害民众,是政府的责任。地沟油做工业用途和食用油的唯一区别是价格。只要有利可图,大量淘泔水炼制地沟油的小贩,未必自砸饭碗。做生物柴油不好卖,价格低,少渠道,政府就应该做些补贴、提供路径、做好服务。通过监管技术、打击运动,固然能收到威慑之效,但若能根据国情,恢复其产销正道,变废为宝,不正好应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话了吗?(摘自《现代快报》 作者:西风)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