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区今年获批,如何让成渝经济区快速起飞,成了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这其中的专家就包括重庆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张宗益教授。
近日,张宗益完成了一项名叫《成渝经济区与“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的课题研究,成渝经济区的“短板”在哪里?成渝经济区要成为“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应该怎么做?对这些热点,张宗益教授日前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模式论
突出本地劳动力优势
中国经济目前处于关键的经济转型期,劳动力成本已进入上升通道,劳动力因素将取代物流交通因素成为决定产业布局的核心。张宗益认为,成渝经济区将是中国内陆地区最大的经济增长极,对于实现全国经济的均衡发展、启动国内消费市场意义重大。因此,在成渝经济区发展模式选择上需要突出本地劳动力成本和质量优势,面向国内消费市场布局产业发展。
协调论
成渝要减少经济壁垒
张宗益说,成渝两地应共同构建一体化的管理协调机制,减少经济壁垒,促进两地之间的经济融合。而减少经济壁垒的方式,那就需要两地的高层,建立对话沟通协调的机制,打造对话的平台。比如定期联系会议制度,定期研究成渝经济区的发展问题。
角色论
重庆将扮演“发动机”
在成渝经济区的发展中,成渝将各自扮演什么角色?张宗益认为,重庆更多的是扮演“发动机”的角色;成都则倾向于扮演好经济区“腹地”的角色。张宗益说,重庆虽然是大城市带大农村,但四川的农村面积更大。成都带动四川的农村较为吃力,现在重庆加入了进来,这种带动作用就更为有力。但四川人口众多,消费市场潜力巨大。这对重庆来说,是个大的“经济腹地”。这两者结合起来,是个完美组合。张宗益说。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