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发改委称经济总体形式良好 能保持物价基本稳定

2011年09月16日 05:23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今年全国粮食有望增产3%,这对保障供应和稳定价格将发挥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新兴产业带动面宽,产业链长,能为不同产业和各国经济带来新的增长机会

  9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晓强就当前经济形势、我国应对物价上涨、新兴战略性产业规划等热点话题接受了媒体记者的采访。张晓强认为,上半年的经济数据表明中国经济总体形势是好的,也反映了中国转变发展方式的积极进展。

  从趋势看,能够保持物价基本稳定

  8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了6.2%,比7月份的6.5%下降了0.3个百分点。张晓强表示,至少从统计数据来看,终于出现了物价“拐点”。从下一步的发展趋势来看,能够保持物价基本稳定。

  张晓强介绍了价格调控的几个有利条件。第一,这轮物价上涨中,食品类价格贡献最多。据有关部门估产,全国粮食总产量有可能超过5.6亿吨,增产3%左右。这对于保障供应和稳定价格会发挥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第二,我国今年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后,流动性过剩问题得到缓解。第三,通过多个领域的深化改革,可以在不同的方向上减少通胀压力。比如国家发改委、交通部正在对收费公路进行清理、整顿,把不合理的、过高的物流成本降下来。

  张晓强认为,调控物价也有不少不利因素。一方面,促成通货膨胀的流动性过剩、输入性通胀等因素是客观存在的。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人工成本在不断增加。同时我们会更加重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更加重视集约利用土地,这使得我们的一些要素成本也有上升压力。这些都增加了管理通胀预期的难度。

  看好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和生物技术

  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确定了7个重点领域。国家发改委正在会同科技部、财政部、工信部抓紧编制《“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哪些产业有可能成为全球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张晓强分析,由于各个国家国情不同,产业基础、技术创新的特长也是不同的,所以找出全球共性的东西可能有一定难度。但他认为,至少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技术等3个领域里的共性比较多。

  张晓强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时代特征。它注重新产业、实体经济,但又不是传统的工业化。比如新一代信息技术,它是一种信息技术,既包括软件也包括硬件,是一种“软硬结合”的发展。这种发展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相应也增加了就业。新兴产业的带动面宽,产业链长,为不同的产业和各国经济带来新的增长机会。

  更有效使用3.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

  “十二五”规划第一次提出要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张晓强介绍说,为了适应“走出去”步伐加快、规模扩大的需要,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把资源能源类的海外投资项目的国家核准限额,从过去的3000万美元提高到3亿美元;大额用汇类的海外投资项目的国家核准限额,从1000万美元提高到1亿美元。这就为企业把握时机开展投资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

  如何更有效地使用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包括更有效地开展海外投资?张晓强表示,有关部门为企业购汇提供的便利化程度正在不断地提高。目前,央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也在积极地安排国家的外汇储备,通过商业银行,支持企业“走出去”。此外,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利用外汇储备更多地进口一些重要的大宗商品,或者锁定一些资源,使外汇储备能够更好地为可持续发展发挥作用。

  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可以避免“二次探底”

  目前世界经济局势充满了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张晓强认为,国际社会通过加大协调和共同努力,是可以避免“二次探底”的。

  张晓强表示,美国当前遇到的问题是国债评级降低、赤字巨大,但科技创新能力强,整体基础好,如果政策得当,是有条件复苏的。欧元区各国现在面临的主权债务危机还没有完全过去,但是,如果政府的政策措施得当,和企业形成合力,欧元区还是有可能恢复过去的发展势头。

  就美国是否会推出第三次量化宽松政策(QE3),以及如果推出的话对中国会有什么影响,张晓强表示,在第二次量化宽松政策(QE2)推出后,大家确实看到了由此造成的流动性过剩、全球通胀压力增大的问题。如果美国继续实施QE3,会造成全球通胀压力的进一步加大。由于世界主要大宗商品基本上是以美元计价的,如果美元进一步贬值,大宗商品的价格在中期内会上升,使得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输入性通胀压力加大。此外,作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发行国,美国的这种做法会使持有美国国债的国家的资产实际购买力下降。这些都是需要高度关注的。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