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外经济环境正处于复杂多变、各国政策面临重要抉择的关键时期,为期3天的2011夏季达沃斯论坛在辽宁省大连市如期举行。与会的中外人士展开激烈的讨论,对中国下一个增长前沿献计献策,并希望中国能在全球经济走出阴霾上发挥积极作用。
扩大内需战略成为重中之重
“中国经济发展的传统模式亟待转变”,经济学家李稻葵说,投资与对外贸易的发展在过去的20年中,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近期欧美债务危机的愈演愈烈,导致中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思考。原美国花旗银行高级副主席威廉·罗茨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中国目前需要促进内需,改变以前过于依赖出口的模式。
经济复杂局势中凸显两大引擎
一些与会的中外人士认为,从温家宝总理的讲话中可以看出,除了提振内需外,中国的最高层已经决定把科技创新和提高国民素质,当成中国经济在下一步增长中的两大引擎。
“中国今后真正的金融家,将会从农村金融机构走出来;中国今后能够走向世界的品牌,将出自于中小企业。”上海国际金融学院院长陆红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大胆预测。他认为,中国经济的转型、企业的升级,其核心是人们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价值理念的转变,唯有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的出现,才会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为更快、更好培养人才,出席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人士建议,中国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这或许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破除体制性障碍释放经济活力
在2011夏季达沃斯论坛首日对于中国经济下一个增长前沿的讨论中,主持人对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健林提问:现在很多企业家都拿着欧美国家的护照,您怎么看?
王健林说:“虽然法律在逐渐完善,但是很多民营企业家在初期发展中都有不规范行为,担心成为选择性执法的对象。所以这部分人选择逃离本土。”
记者采访发现,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已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体制机制的限制。比如说在部分地方,政府在维系G D P的指标上,过于依赖土地财政,往往通过土地财政来支撑地方经济的半壁江山,其根源在于对地方主要领导、尤其是一把手的政绩观考核上存在不合理性。李稻葵说:“为什么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如此依赖?主要是钱来的快,提前消费未来午餐,这种现象的背后暴露了体制机制上的弊病。”
在本届达沃斯论坛上,对于破除经济发展中体制机制上的障碍,已达成共识。温家宝总理郑重回应:“中国将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动力。”记者 范春生 汪伟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