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公布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显示,该指数自2010年6月的3%一路攀升至2011年6月的6.4%,高通胀已持续一年之久,为近30年所少见。其中6月份猪肉价格同比上涨57%,民众在一般生活消费上负担可想而知。
不仅如此,国内中小企业受输入性通胀压力、银根紧缩的影响,资金出现短缺相当普遍,员工工资提升普遍无力。这无疑加剧了民众的收入压力。
金融评论员孙瑞灼表示,可效仿新加坡等根据税务情况还富于民,向国民回赠“红包”。在国内如香港、澳门、东莞等地也以各样方式回馈公民,包括派现金等。
刘桓也表示,目前国家的财政支出是否多用于改善民生,需要建立有效机制,公开透明,能够让纳税人监督。刘桓举例说:“北欧的税负比我们重,但公众抱怨却少,主要是因为财政收入多用于民生。”
■评论
发红利比减税对中国更实用
今天的新闻是财政收入将破10万亿,有人立刻就提出要减税。我认为:税收是一种宏观制度,不宜临时调整,经济景气期间内多收点税没什么不好,可以用以平衡不景气的区间。但是目前财政这么多钱怎么办呢?我建议按人头发国民红利。减税最大的受益者是国企和富人,统一红利受益者是穷人。
中国目前的问题是贫富悬殊,不仅仅是人和人直接的贫富悬殊,企业也是如此。既然有这么多钱供以支配,那么用以平衡悬殊当为最紧要支出。每个公民发个1000元钱,对富人压根起不到什么作用,但是对很多穷人,对中西部很多穷人来说,那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可以改变很多人的命运。
发国民福利还有个作用,就是在促进内需消费上起到重要作用,中国外向拉动型经济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内需急需打开,这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逻辑。单一的国家大项目投资,富裕的是企业和个别已经富有的人,中国目前需要的是让穷人消费起来和富起来。发国民红利尤其有这一效果。
另一个方面,减税,国企和交税的富人能感受到国家的“温暖”,但它们又不缺。发国民红利,有利于凝结社会,让普通老百姓和穷人感受到国家的温暖。这才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很多人看得到西方国家的低税收高福利,因此建议要减税,减税是有“制度粘性”的,减税容易,加税比较难。更重要的是西方的低税收高福利造就的赤字国家的模式目前看来已经走入了困境。中国不能盲目地学习国外,盲目地减税,如果能用发红利解决这一问题,最好不要减税。
摘自新浪微博:张波_裸奔在广州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