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2日开幕的第八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
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国家级专项规划。早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已经开始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新的历史阶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中小企业成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成长工程需要充实新内涵。”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说。
从看重企业数量到看重发展质量
朱宏任介绍:“与以往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相比,从注重看重企业数量增长,转变到看重企业发展质量上,是这个规划的最大亮点。”
“十一五”期间,我国中小企业平稳较快增长。2010年,全国工商登记中小企业超过1100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3400万个。
但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传统产业,创新能力不强、布局雷同现象突出;服务业中小企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高耗能行业总产值占工业比重高;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发展不足。加上当前资源环境等约束不断强化、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制约中小企业成长的体制机制因素依然存在,中小企业结构调整任务仍然十分繁重。
发布的规划中,明确提出,努力提高中小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是“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的中心任务,要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促进中小企业成长的主攻方向,优化产业分布结构、优化企业规模结构、优化企业产品结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要坚持把“专精特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作为促进中小企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将大力扶持小微企业
依据规划,坚持就业优先是我国促进中小企业成长的首要基本原则。“十一五”期间,我国中小企业的就业主渠道作用不断凸显。5年间中小企业新增城镇就业岗位4400万个以上,其中,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由5636万人增加到7056万人,占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的77.9%。中小企业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和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
“在‘十二五’时期,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将被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任务。”朱宏任说。规划要求,要大力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规模。
强调发挥公共服务的作用
“强调发挥公共服务体系的支持作用,也是规划的一个亮点。”朱宏任介绍。“过去我们谈支持中小企业,只强调财税支持、金融支持,这次将公共服务体系也纳入进来。”
规划提出,要坚持把完善服务体系作为促进中小企业成长的重要保障,力争到“十二五”末中小企业服务环境进一步优化。
“十一五”期间,各类社会化服务机构不断进入中小企业服务领域,面向中小企业的社会服务不断加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建设,融资、担保、信用、培训、市场开拓等服务业深入开展,为中小企业提供了重要支撑。
依据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实施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工程,支持建设和完善4000个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重点培育500个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以带动各类社会服务机构开展中小企业服务。到“十二五”末,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将基本覆盖全国80%以上的省(区、市)。 (记者鲍丹 李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