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欧债危机:正在敞开的“潘多拉魔盒”

2011年09月23日 15:05 来源:国际商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进入2011年以来的欧债危机并没有像人们所祈祷的那样渐渐远去,而是如同幽灵一般紧紧依附和缠绕在欧洲经济机体之上,其间频繁的兴风作浪不仅让欧元区倍感窒息,也让全球经济战战兢兢。十分严峻的情势还在于,欧债危机正在向令市场极度敏感的银行业传染。与此相应,人们期待着欧洲人的再一次创造——推出欧元债券,并彻底关闭欧债危机这只“潘多拉魔盒”。

  经济造血功能退化

  历史经验表明,一国能否走出债务危机的窠臼最终取决于经济增长力量支撑之下国家财政与金融状况的改善。然而,观察发现,尽管摆脱了金融危机纠缠的欧元区经济在2009年年中触底后一直在为恢复危机中的失地而奋争,但苦苦挣扎之后,除德国、法国等欧元区核心国家恢复了些许的元气外,许多外围国家经济生态依然疲弱不堪,欧元区整体经济气候与前景仍不乐观。

  经济重新陷入萎缩是欧元区经济所呈现出的首要特征。据欧盟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第二季度,欧元区17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较上季度增长0.2%,低于一季度0.8%的增幅,创造了欧元区经济自2009年年底开始从衰退中复苏以来的最差表现,同时低于经济学家0.3%的平均预期。受经济疲乏所拖累,欧元区的就业状况没有得到任何改观。数据显示,8月份欧元区失业率依然维持在10%的高位,这已是欧元区失业率连续18个月维持在1998年8月以来的历史高点。在现实经济状况再度恶化的同时,显示欧元区未来经济态势的各项信心指标也极不好看。据欧委会发布的最新经济报告显示,8月份,欧元区企业和消费者对未来的信心从7月的103下降至98.3,创下了2010年5月以来的最低值,同时也创下了自2008年12月以来下跌的最快纪录。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占整个欧元区GDP半壁江山且被视为欧洲经济核心动力的德国和法国同样出现了不祥之兆。数据显示,德国今年第二季度GDP增长仅为0.1%,相比第一季度大幅下滑1.2个百分点,为德国经济自2009年第一季度以来的最差表现。需要警惕的是,8月份德国PMI已经连续第4个月下降,并抵至2009年9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而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环比下跌4.3,创10多年以来最大的单月跌幅。这种状况预示着德法两国的经济前景不容乐观。

  欧元区经济再度疲弱和未来增长空间受限的客观事实表明,欧洲依靠自我“造血”功能减轻债务危机压力的希望十分渺茫,或者说在一个低速增长的漫长经济周期中,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还将持续甚至有恶化的可能。

  期待欧元债券

  从推出欧洲金融稳定机制(EFSF)到扩大欧洲央行的国债购买规模,从让私人投资者参与对希腊的救助到推动EFSF直接采购相关国家债券,欧洲领导人为遏制债务危机可以说是殚精竭虑、奇招迭出。然而,这些财政与货币政策工具却并没有扼制住欧债危机的发酵与蔓延,由此人们开始质疑它们的功能与有效性。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意大利等国大胆向欧委会提出了发行欧元债券的建议。其基本构想是:欧元区可以发行最多达GDP60%的欧元债券,这部分债券被称为“蓝债券”;各成员国可自行发售本国的债券,这部分债券被称为“红债券”。蓝、红债券的根本区别并非发行主体不同,而是前者有欧元区成员国的共同信用担保,但后者没有。

  从技术层面而言,发行欧元债券应当是欧盟没有选择的选择,虽然没有人敢打包票一定能够立竿见影,但沉疴只能用猛药。由于欧元债券是欧元区国家互相之间提供担保,而且以欧盟的名义发行债券肯定会降低目前深陷债务危机国家的融资成本,这不仅有助于缓解本国债务险情,还能阻击欧债危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并最终稳定欧元和欧元区经济。然而,发行欧元债券在降低高负债成员国融资成本的同时,必将推高核心成员国的融资成本和信用风险。

  从经验来看,这项救援工作的推进至少需要两年以上的时间。但是,远水难救近火。为了有效阻止欧债危机恶化的趋势,欧元区国家应该打破常规思维。笔者认为,可以考虑在欧委会内部设立临时的欧盟财政部,推出临时欧洲债券以权作过渡之策。为了避免整体信用不被滥用而损害经济状况良好国家的利益或者避免信用较差国家的“搭便车”行为,临时财政部一方面可以对欧元债券的发行规模进行总量控制,另一方面可以根据不同国家的财政状况分配其债券发行的具体额度,同时施加不同标准的条件限制与要求。对于那些因临时欧元债券可能发生利益流失和损害的国家,欧盟可以允许他们继续单独发行国债并通过欧洲央行加大对其国债的采购力度来进行策应。

  张锐 (作者系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经济学教授)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