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欧债危机中,中国应该出什么牌

2011年10月08日 08:32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欧债危机骤然升级——法国银行、意大利主权信用引发“降级潮”,希腊第二轮救助方案突然搁浅,欧洲银行业流动性断流。未来欧债危机会如何演进,对世界经济将产生什么影响,欧元区的命运又将如何?这一系列问题都引发人们的关注。

  面对欧债危机,中国难以置身事外。不久前,中国外交部和商务部已明确表态“支持深陷最严重危机中的欧元区”。可是,中国应该如何做,才能既帮助到欧洲国家,又维护了本国利益?

  在日前由同济大学中欧学术连线主办的 “全球视野下的中欧关系”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位经济学家共同探讨了这些话题。

  处理不当或致经济二次探底

  “欧债危机已经走到关键时刻。”主持研讨会的中国欧洲学会副会长伍贻康以这样一句话开头,引起了专家们的共鸣。

  一方面,由于希腊财政整顿工作进展缓慢,未能完全满足欧盟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援助条件,希腊能否获得第二轮援助贷款依然是未知数。希腊政府称,目前的自有资金只能维持到10月中旬。如果届时依然得不到援助,希腊将面临债务违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丁一凡说,虽然希腊经济规模在欧元区中所占比重较小,即便出现债务违约,对于欧元区的冲击不会太大。但一旦希腊违约,或损害投资者对欧元的信心。而且还会产生后续问题——像目前比较令人担心的是,作为欧元区第三大与第四大经济体,意大利与西班牙情况也不太妙,万一意大利与西班牙出现债务违约,欧元区想救都没有能力救,而且一旦投资者因为希腊问题而失去对欧元的信心,整个欧元区救助意大利与西班牙的成本也势必提高。

  “欧元区各国政府必须有所行动,如果处理不当,会引发一连串反应,金融海啸可能再次席卷全球,世界经济有可能被拖回谷底。”

  另一方面,日前,国际评级机构穆迪下调了法国兴业银行与农业信贷银行的信用评价,以及八家意大利银行的信用评价,由此引发了市场的巨大波动,投资者质疑握有大量国家主权债务的欧洲银行业的偿还能力,“欧洲债务危机可能引发欧洲银行业危机。如果继续扩散,会导致银行间惜贷,没有资金流向实体经济,进而拖累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

  欧元区的未来不需要悲观

  尽管欧元区国家面临的债务危机情况紧急,但对于一些人提出的“欧元区与欧盟面临解体威胁”的观点,与会专家并不认同。对于欧元区的未来,大部分专家表示不需要悲观。

  外交学院欧洲研究中心主任赵怀普说,欧盟国家无法承受欧元区解体的代价。

  从政治上来说,经过60多年的一体化实践,欧盟成员国之间已形成的高度相互依存结构,使得欧盟解体的政治代价极其高昂。一旦欧元崩溃并导致欧盟解体,半个多世纪以来取得的一体化成果将化为乌有,这是欧盟成员国无法承受的。

  从经济上来说,欧元区解体的代价远高于救助的代价。据瑞银集团估算,如果欧元区解体,欧元区“老大”德国第一年的损失将达到其国内生产总值的20%到25%,此后每年为10%。按照去年德国国内生产总值估算,相当于第一年为7000亿到8750亿欧元,此后每年约3500亿欧元。而欧元区目前负责援助危机国家的欧洲金融稳定工具规模仅为7500亿欧元,救助与解题的代价孰大孰小,一目了然。

  上海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中心主任徐明棋说,其实德国是从欧元中获益最大的国家,因为欧洲货币的统一,使德国摆脱了马克不断升值带来的价格劣势,大大促进了德国的出口,使本国产品畅销于整个欧元区。所以,德国是不愿意让欧元区垮掉的。德国总理默克尔日前就明确表示,绝对不会让希腊退出欧元区。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会长杨洁勉将欧债危机形容为 “成长中的烦恼”。他说,欧债危机的深层原因是欧元区在货币政策上是统一的,而在财政政策上却是独立的,这是欧盟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问题。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杨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