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势利导变堵为疏
10月5日,温州有关部门召开了“规范民间金融秩序,促进经济转型发展”新闻发布会。从发布会得到的数据显示,温州市经信委监测的855家重点企业中,认为当前资金面很紧与偏紧的企业占了76.7%,比上半年提高了28个百分点。
也有公开资料称,温州民间资本超过6000亿元,每年以14%的速度增长,其中参与民间借贷的资本约1100亿元,占全市银行贷款的20%左右。而民间借贷综合利率仍在上扬。9月,这一数据已升至25.44%,处于阶段性高位。
一面是银行信贷紧缩,一面是利息高企的民间借贷市场,企业需要资金发展,却要承受高企的利息,结果可想而知。现实是,不少中小企业之所以通过民间借贷获得资金,就是因为难以从银行等正规渠道获得支持。
有分析人士认为,在这个问题上,金融稀缺难辞其咎。在我国现有的金融制度安排下,出于金融机构的自利本性和对风险的控制,银行主要为大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企业服务。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和个人,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和可能的道德风险很难从银行贷到款。这样的金融稀缺就必然会造成高利率的民间借贷。
另一方面,经此风波,呼吁民间借贷“阳光化”的呼声渐高。有专家表示,民间借贷活跃,也说明其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在正规金融机构不能满足这种需求的情况下,允许地下钱庄等民间金融机构公开化和合法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对民间借贷应因势利导,变堵为疏。
更有媒体指出,在我国金融机构总体仍然处于短缺状态的情况下,应该下决心将民间借贷纳入主流的金融体系,成为我国企业资金的合法供应者。
也有专家认为,如何鼓励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进行制度创新和金融创新,以建立银行信贷、风险投资、私募融资、民间借贷等多渠道、多元化的融资体系将是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对此,温州金融部门已在谋划更为深远的 “工程”——逐步把温州建设成“民间资本集散中心”。据报道,温州将形成对接长三角经济区,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专业金融中心。比如,全面启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份制改造;推进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等。
而这些努力,也的确都预示着民间金融将拥有阳光化、规范化发展未来。
□本报驻北京特约记者/肖 伟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